七月新番 作品

第378章 五學

    承宮回鄉頗為低調,沒有跟任何人說,他不喜歡官員父老相迎,故人前倨後恭的場面,仍換上了貧賤時的補丁衣裳,只僱了個車伕,趕著一輛單車回到武功縣。

    他家太小,連車棚都沒有,只能停靠在家旁大槐樹下,正好妻子聽到馬匹嘶鳴走出來一看,沒料到丈夫竟此時回來,驚得手裡的瓢都掉地上了,驚喜後卻又別過頭去擦起眼淚來。

    因為不少鄉中閒人都說,承宮考上郎官,得了富貴,再不會回來了!

    “時間緊,考完就入了宮,直到今日才得空歸家。”

    儘管仍穿著粗布衣裳,但承宮整個人精神氣質有了明顯變化,昔日的窮酸儒生,如今卻是魏王身邊的紅人。短暫溫存過後,承宮還給妻子頭上添了一根東市買的銀髮髻,上頭綴著一顆珍珠。

    承宮也不避諱此物來源:“聽說此乃漢宮之物,也不知是哪位美人、嬪妃所戴,魏王撤離長安時,有百姓進宮裡拿的,近來天下大飢,關中也糧食吃緊,這樣的好簪,只用一斗米便可換到。”

    而承宮作為兩百石的郎官,每日食俸都超過了五斗米,他們家再也不用過飢一頓飽一頓的貧苦日子了。

    到了中午,弟子們才得知消息陸續趕來,他們一部分拿著符節,去衛將軍萬脩軍中做了刀筆吏,也有幾人不甘心,決定兩年後再考一次。

    承宮自然沒忘了弟子們,讓他們去車上將滿載的好東西搬來分了。

    “筆墨,書簡,還有紙,好多紙!”弟子們讀到過魏王派發的宣傳冊,但目前產能有限,出了長安,紙張仍是稀罕玩意。

    五陵士人喜愛絲帛,太學弟子鍾情於“一聞就有丹青之味”的笨重竹簡,視紙張為賤物,認為它們不配承載好字好文章。

    但鄉野寒士卻不在乎,對一群常常只能在沙地上練字的窮人而言,豈會有太多奢求?

    妻子則哭笑不得,原來承宮俸祿的大頭,又投在這些東西上了,他們家的日子,往後也不一定能好過。

    弟子們在院中團團坐,好奇地問起宮中的一切——承宮等人被第五倫集中培訓月餘,合格者方能外放到各官署郡縣“實習”。

    這月餘學些什麼?莫非是揚子之學?

    承宮搖搖頭,他事先也沒想到,魏王口口聲聲要發揚先師遺學,但兩月期間卻無半分涉及,非要給他們學的東西取個名的話,姑且就暫時稱之為“五學”吧。

    “先是宗正第八矯出面,給吾等講了魏國立國之本!”

    “宗正在太學學的是尚書,他便從一首《五子之歌》講起。”

    妻子搖著頭去勺米做飯,丈夫剛回來,就又進入老師的角色了,不到天黑,他們是不捨得散的。

    “汝等知道《五子之歌》麼?”

    眾弟子面面相覷,還是家境最好,見識也較廣的一人答道:“出於《夏書》,乃是夏後太康失國,夏后氏五位公子敘述大禹的教導而寫了歌。”

    承宮頷首:“第一首歌,開篇便是這樣一句話。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又曰:予臨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為人上者,奈何不敬?這兩句是何意?”

    弟子們應道:“百姓可以親近,而不可輕視。人民為邦國之本,本固了國才能安寧。”

    “而大禹治理兆民,恐懼得像用壞索子駕著六匹馬;做君主的人,怎麼能不敬不怕人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