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487章 濁流

    撇去不常來的短工,全家一共七口人吃飯,四大三小,雖然有些儉省,不過總是夠吃的。這才能供向子平求學及不事產業的“隱居”,並餵養一頭耕牛。

    可如今全沒了,非但兄長死難,從耕牛到穀子,統統被赤眉搜刮一空,這幾天的吃食,全靠穿著孝服的嫂嫂,從另一處藏谷地找出來幾鬥米她家裡窮過餓過,所以總有在安全處藏米的習慣。

    她還告訴向子平,打算帶著孩子下地,與佃農們一起種。

    向子平覺得這樣沒法活:“幾鬥米,就算用一半撒到地裡,又能種出多少石糧來?”

    嫂嫂哭了:“那又能怎麼辦?叔叔不在時,我走了十里路去孃家的裡中,想借點口糧,但鄰里也被赤眉劫了。”

    “叔叔在郡城縣城不是有友人麼?可否能去借些週轉,熬過這半年?”

    向子平雖在伏湛門下做學生,但只是個小透明,與一門心思求官的同學也不和睦,誰肯借給他?而且借糧總得還,還是得靠自己啊。

    向子平遂道明瞭自己的打算。

    “裡中好幾戶人家,多被赤眉賊擄掠殆盡,連種子都不曾留下,總得有個活路啊!”

    “如今陛下發檄文征討赤眉,需要民夫義兵協助,當兵,就有糧吃!”

    “更何況,這也是立功為官最好的機會,我聽說,讀書人入伍者打完仗,更已在縣中謀官職。”

    向子平性格驟然大變,從一心避世,變成了積極尋找良機,畢竟往後一家幾口人,就全得靠他了。

    來年那盞椒柏酒,他一定要讓兄長喝上!

    嫂嫂也沒辦法,只能聽向子平的,給向子平找來了他兄長的甲,穿上後感覺稍稍有些寬大。

    等他臨出發時,三個扎著發鬟的孩童都聚在院子裡,侄兒侄女對他依依不捨,嚶嚶哭著。

    倒是年紀稍大,在生死邊緣走了一遭的小外甥,竟將掛在門上的桃符取了下來,塞給了向子平。

    “這是何意?”

    向子平看著小外甥。

    外甥仰頭道:“舅父不是說過,桃都山上有顆大桃樹,盤旋彎曲三千里,樹上有隻金雞,太陽照在樹上,金雞就啼叫。”

    “桃樹下有兩個神人,一個叫鬱,一個叫壘。他倆手裡都拿著葦索,在伺察為害作惡的鬼魅,抓到了鬼就將它殺死,於是人就將兩位神人刻畫在桃符上,鬼見了就怕。”

    “裡中都說,舅父要帶眾人去打赤眉鬼,我試過了,赤眉鬼不怕糞,不怕臭。”

    “可桃符應是怕的!”

    向少平蹲下來抱著三個孩子,肩膀聳動,鼻子酸溜溜,但終究還是忍住了,卻又將桃符掛回了門前。

    然後轉過身,拍了拍自己的佩劍這終於不再是裝飾了。

    “我有它就夠了。”

    赤眉不是鬼。

    他們是人。

    “人被殺,就會死。”

    而人被餓,就會瘋,失去心智,會變成“鬼”。

    赤眉餓得瘋狂流竄,但遭到洗劫的河內、魏地百姓沒了糧食,也瘋了,一向盡力避開戰端的他們,抹乾淚,聽到檄文後,竟也拎起柴刀,要加入魏軍民兵的行列。

    他們猶如一條條涓涓溪流,匯入了洶湧向北的濤濤大浪中,那是第五倫東拼西湊的部隊,目前只能以烏合之眾,對烏合之眾。

    向子平他們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拆了一整個縣城的門板,重新搭建被赤眉軍燒燬的淇水浮橋,而魏皇陛下的御駕,就從橋上駛過,抵達了魏郡。

    再往東走十幾裡,黃河故道赫然在望,它像是巨蛇在平原上爬行留下的神蹟。

    第五倫在戎車上看著這巨大的傷痕,這母親河喲,不管看多少次,他心中都能深受觸動。

    “赤眉、銅馬,最初都是黃河決口造就的難民。”

    “而他們也像無人治理的黃河一般遷徙流亡,如一條盲動的巨蛇,身軀橫掃幽州、兗州、冀州、豫州,將壓在他們頭上的塢堡碾平,也打碎了一切秩序。”

    於是這濁流越來越大,仿若要席捲天下!

    但黃河,終究還是要被馴服,被治理,被約束在固定的河道中。

    第五倫在戎車中站起身回望,一旅精銳,一個師的河內、河南郡卒,外加張宗統帥的各縣民兵、鄉勇、豪強武裝,湊起來有一個軍。

    這汪來自河內、魏郡的清流,能最終降服洶湧亂衝的濁流麼?

    “能,一定能。”

    第五倫告訴自己,同時仰起頭望著冥冥蒼天,想起劉歆的那句詩:心滌盪以慕遠兮,回高都而北征。

    也想起了多年前,遲昭平悲壯跳河那天,自己對著滾滾大河,立下的誓言。

    “正如我相信。”

    “黃河水終有一天,會由濁變清!”

    ……

    ps:今天只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