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584章 大進軍

    彭城,幾乎就是徐州的代名詞,不但首府在此,也是徐州的北大門,岡巒環合,汴泗交流,向北便可抵達齊、魯,往西則與梁、宋通壤。

    如今西邊被魏國所佔,但北方卻是漢軍的準盟友,至少在數月前方望北上時,是如此對來歙承諾的:“只需我稍稍說之,齊王張步、赤眉徐宣,皆能與漢化干戈為玉帛,加入合縱,自此之後,北方無憂,大司馬便可專防於西境了。”

    然而今日方望匆匆歸來,帶回的卻是齊國崩潰,張步丟失大量疆土,只退守琅琊三郡的噩耗。

    “我本來都快說動赤眉了,豈料張步連一個月都沒撐住,便叫魏軍大敗。”

    回到彭城後,方望對東漢“大司馬”來歙描述了青州大敗的慘象:“如今張步數萬之師潰逃殆盡,僅能憑藉膠東沂山丘陵退回琅琊,恐怕難以抵擋魏軍攻勢,撐不過冬天了!”

    方望抬出根本沒完成的“縱約”來:“張步已入合縱,按照盟約,一方若遭魏攻擊,其餘諸侯需立刻救援,存亡救絕,以免秦滅六國之事重演,素聞大司馬乃天下信士,敢請發彭城之兵,速援張步!”

    來歙很討厭這個策士,他平生雖重信義,卻不意味著會做冤大頭:“你所說的盟約,陛下蓋璽了麼?與張步歃血了麼?”

    “大漢只與成家交換了盟書,至於張步,不是還在由方先生奔走麼?”

    “事急如此,豈能容得我再往返換約?來回數月,只怕漢帝知曉此事時,張步已然敗亡。”

    方望指著北方道:“大司馬素來知兵,應該清楚,琅琊之地對徐州來說何等重要,琅琊南連淮、泗,北走青、齊,自古南北有事,必繇此以爭中國。夫差由此北上以侵齊伐魯。越人既滅吳,亦出琅邪以覬覦青州。楚漢之際,高帝令韓信破齊定臨淄,遂東追廣至高密,田齊岌岌可危,項羽尚能放下仇怨,遣大將龍且率眾二十萬救齊,便是知道琅琊若失,則齊地之敵,可自沂泗直驅彭城!”

    來歙認可他的話,但又搖頭道:“但龍且在濰水葬送了二十萬楚軍,導致項羽兵力不足,不得不與漢定下鴻溝之盟。”

    來歙也聽說,魏軍侵齊主力由耿弇統帥,換了幾年前,他恨不得親率大眾北上,與小耿戰個痛快,可現在不行了,他是劉秀留在北方的定泗之石,陛下及主力在荊楚,淮北絕不能出岔子。

    方望依然在苦勸:“將軍知其一不知其二,楚將龍且之所以大敗,一是輕敵,而是用錯了方略。如今情形與當年頗似,魏軍就像韓信,遠鬥窮戰,連破數郡,其鋒芒不可當,而齊軍兵易敗散,就算大司馬支援,也不能匆匆與魏一決勝負,而應該藉助琅琊地形,深壁固守。”

    “我聽說,魏軍初到青州,幽州突騎不聽約束,搶掠豪家,已招致士人反目,日久必亂,足以讓青州變成泥沼,牢牢陷住耿弇。”

    方望這計策倒是不錯,若來歙兵力足夠,定然採納,可如今他卻是有苦說不出。

    因為,來歙剛得知來自荊襄的消息,鄧禹覆軍、馬武戰死,漢軍對襄陽的爭奪以完敗告終,就算劉秀奪取了隨縣,保住了大別山西麓一線的防禦,但難挽大局。

    更何況,為了取荊襄,主力皆在西部,來歙管轄的淮北三郡,只有區區三萬之眾,他可不想再分兵。更何況,來歙也不信任張步,不信任琅琊人,可別自己軍隊送過去,卻被“友軍”坑害覆滅,損失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