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淵 作品

第727章:宏文一篇有何難、立意先賢、聖人之言

    而此刻的沈淵,心中卻出現了一個人的形象,正是聖人孔子!

    那個白髮蒼蒼的老者,那位對於理想執著追求,雖百折而不悔的先賢。

    他雖隱於窮閻漏屋,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爭名。他雖擁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國莫能與之爭雄!

    那個一心求索從未停止的赤子,那個踏實而率真、影響了後世數千年的偉人!

    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蹠之世不能汙,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如果是他此刻就在這裡,就在眼前呢?

    如果有一個名為沈淵的後輩小子,正在向他誠心問道。

    那他此刻應該說些什麼,應該怎樣解釋這句話?

    ……

    筆尖忽然落下,在紙上出現了一列文字。在沈淵的耳邊,好像響起了孔子低沉厚重的話語聲: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

    “未破題前,文章由我。既破題後,我由文章!”

    這一句破題寫出來,霎時在沈淵的心間猶如泉湧一般,便湧出了無數字句。

    一句破題之後,他隨即便將承題寫在了稿紙上: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於私者也。以是人而當死生之際,吾惟見其求無慚於心焉耳,而於吾身何恤乎?此夫子為天下之無志而不仁者慨也,故言此以示之。”

    在這一刻沈淵已經渾然忘我,他以先賢立意,以聖人之言,接連破題、承題、起講、入題!

    這篇文章立刻以飛快的速度,就這樣被他流暢無比地寫了下來。

    ……

    在沈淵的破題中,他一句話就闡述了“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實際上是出自志士仁人的心裡。

    同時在破題中,他又交代了所謂仁人志士,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的原因。

    所謂“無慚於心”“吾身何恤”,就是對這篇題目的最好註解。

    在這之後他還在承題中以聖人之言,說出了孔聖人為何要寫下這樣一句話。

    開篇宏大,立意精準,下面的內容自然是噴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