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魚要吃素 作品

第52章 行路難少年叫苦

    就目前而言,進山的隊伍首要面臨的問題並不是糧食和水源,而是如何在山裡建造出能夠過冬的營地。

    然而對於難民來說最棘手的問題,卻恰是李大德最不擔心的。

    感謝作家曲波,感謝《智取威虎山》,感謝座山雕。

    他從一部紀錄片中看過,當年盤踞在威虎山的土匪,在山裡住的是一種叫地窨[yin]子的地穴式建築。簡單來說,就是在地面上挖一個一米多深的方形地窖,上面用磚石樹枝蓋住搭成的棚子。類似於地下室,據說保暖性高的可怕。

    不過想在短時間內挖出滿足兩萬人居住的地窨子,這種滿地岩石的山谷肯定不行,必須找到土壤相對鬆軟的地方。

    沒過多久,走路都顫顫巍巍的谷吉被李成架著與幾個藥農匆匆趕來,而馮立也找來了手下幾個原來的獵戶。

    李大德把他要找的地方稍微一描述,眾人同時沉思。

    背風、有水源、土質鬆軟,還要足夠大……

    乍一聽好像要求挺高,但實際這樣的地方山裡還真有不少,稍微一回憶就有印象。可要馬上說出方位來,大家又有些犯難。

    印象又不是導航,藥農們只會記得山裡哪的藥材多,而不是哪適合挖地窖。同理,獵戶也只會注意哪有猛獸出沒,才不管自己踩的是泥土還是石頭。

    不過就在大家踟躕之際,一個約莫三十歲左右的婦人稍微上前,忐忑的開了口。

    “貴人要找的地方,妾身……呃,民婦,記得一處……”

    李大德精神一震,一巴掌抽開擋在身前的趙德柱,上前故作和藹道:“大姐,你知道哪有這樣的地方?別害怕,從頭說,說錯了也不要緊!”

    “是,民婦夫家本是林州人氏,後來林州害了馬賊,日子過的苦,就跟大夥逃難……”

    這位名叫馮月娥的婦女還是有些害怕,牢記某人要求的“從頭說”,一張嘴就是“很久很久以前”。

    李大德也不著急,任由她慢慢說著。

    原來馮月娥的夫家曾經也算是個小地主,在太行山東麓有幾畝地。所以她嫁過去後,別的事沒幹,光生孩子了。然而這個年代,條件好的多生孩子那叫多子多福。條件一旦差下來,就是巨大的負擔了。

    等到林州馬賊作亂,丈夫死在了保衛莊子的戰鬥中,馮月娥就帶著四個孩子開始了逃難生涯。因為沒有吃的,最小的兒子在路上就餓死了。

    到了河東,恰逢工坊那邊招人做工。別的婦女都是做一些晾曬草藥或者制香的活,但她為了養活四個孩子,毅然決定進山。

    因為作坊裡收藥材是按量來計算價格的,一個路熟的老藥農跑一趟,得到的報酬頂別人做工一週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