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魚要吃素 作品

第143章 道苦難人心借兵權

    “也……刮!經常刮!呃呵呵,二哥都快習慣了哈!”

    打了個極其敷衍的馬虎眼,李世民快步回到營帳,長舒了一口氣。只留下某槓精在外面愕然發愣。

    怎麼聽,最後這句都不太像是好話。

    這個時候的李世民還不知道,他這話簡直像是在立flag。等過幾天傷兵開始歸隊,不但他要再刮目一次,便是他爸爸和王威幾人,也得跟著一起刮。

    軍營中的喧囂沒持續多久,很快便沉寂下來。

    練兵的生活自是枯燥乏味,遠沒有打仗那般刺激。但如果有可能的話,大家卻都想這般練下去,永遠不用打仗才好。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尤其在這個年代。

    清河大營。

    楊善會引著兩千輕騎,分批以探馬的名義悄然出營。待過了永濟渠,便集合起來直奔館陶。首發l

    他們今夜要奔襲近百里,繞到平恩西南方向,待明日從張金稱背後發起攻擊。

    當然,這其中是有風險的。

    這年月沒有電報傳呼,軍情的傳遞除了旗語便是傳令兵,一旦距離過遠,就有可能出現偏差。

    他要保證與楊義臣的進攻誤差在兩刻種之內,同時把戰線拉長,讓敵軍首尾難顧。想要達此目的,便要儘可能的選一個大家都好把握的時間點。

    時間定在明日午時。在此之前,他不但要趕到預定地點,還要空出時間給士兵和戰馬休息,恢復體力。

    計策是他出的,他敢親自施行,就證明他有把握。

    實際上,類似的計謀他已經在老張身上實驗過幾次了,同樣的原理,老張每次都上當。也不知道怎麼想得。就像他每次和別人打仗,都用同一個戰法一般。

    這便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若按這般發展下去,張金稱貌似是死定了,但有人卻不想他死。

    隨著武陽郡的潰兵四散,楊義臣兵進河北的消息也隨之擴散。諸如楊公卿、高士達、竇建德等都動了起來。前一秒大家還和老張打生打死,後一秒卻是在準備救援。

    張金稱活動的範圍在黃河北岸的汲郡、武陽,剛好擋住朝廷的進兵路線。只要他在,便如河北的門戶一般擋著朝廷兵馬。大家便可以好整以暇的互相攻伐,擴大地盤。

    可要是這貨死了,河北門戶大開,他們不就得自己面對朝廷兵馬了嗎?

    所以大家的目的很明確:老張不能死。

    就在各路義軍兵馬集結南下,試圖圍攻楊義臣時,一路被所有人都忽略掉的兵馬,自渤海登岸。

    王世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