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藏海 作品

第994章:不想活在他的陰影之下

    馬龍藏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論哪朝哪代。



    文強則國盛,武強則國強。



    換而言之,人才乃是立國之本。



    若是人才凋零過快,即便國家再強大也沒什麼卵用。



    畢竟再大的家業,也敵不過幾個敗家子的輪番禍害。



    所以說,人才的多寡是足以撼動國之根本的。



    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的時期,人才的選拔無外乎是通過推薦的方式。



    在出現了科舉制度,以及科舉制度的雛形之後,民間的人才方有進入朝堂的機會。



    可是對於百姓而言,培養出一個官的成本遠遠要比培養出一個農夫的成本高的多得多。



    況且,百姓溫飽尚且成問題,怎還有那閒工夫閒錢去培養自己的兒子讀書寫字?



    就算省吃儉用不吃不喝的培養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的做上官位?



    而這些坐上官位的人,又有幾人能將原來的投入收回來?



    總而言之,言而終止,不過一句話。



    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往往都是損失大於回報。



    而這種明知道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的事情,又有幾人會去做?



    也是因此,才會出現之前那般只有世家地主家才會出人才的定律。



    而也因為這種定律,導致世家獨霸朝堂,甚至有些朝代的君主都成為了世家的玩物。



    同樣,對於人才的培養與運用,也是封建時代一直到結束時都沒有邁過去的坎。



    但今時今日,李承乾就要對這個時代最大的牢籠發起衝擊。



    他就是要衝破這牢籠,打破這時代的定律。



    讓每家每戶,都有出產人才的機會。



    你說你吃不飽飯,不想再多花錢培養你兒子,可以。



    只要你兒子上學,我幫你養兒子。



    你說你沒錢供你兒子讀書,可以。



    只要你兒子不是傻子不是癱子,他來上學,我就不收一分錢。



    如果他成績好的話,甚至我還會給你錢。



    這般好事,李承乾就不相信這世界上的人不動心。



    而長孫無忌一開始時顯然也是沒明白李承乾的所作所為。



    但聽聞了李承乾的一番話之後,他也是恍然大悟。



    所以,他才會與李承乾說,他永遠會支持李承乾。



    而有了他的支持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