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魏文才 作品

130回家


                 《大明律》:“凡私放錢債及典當財物,每月取利並不得過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違者笞四十,以餘利計贓,重者坐贓論罪,杖一百。”

  按照明朝這條法律,官府是允許民間借貸,只是規定了利息,也就是每月取利不得超過三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官府允許的借款利率是月息3%,年化利息就是36%。

  另外還有一條補充規定,那就是借貸發生,無論多長時間,都不能超過一本一利,也就是利息不能超過本金。

  這條補充條款,其實也是對借款人借錢後一時還不起錢進行的一個保護。

  不過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對於專門做放錢生意的人家來說,借據時間自然不會超過三年,大多都是以月為單位簽訂借據,到期就要重新籤借據,哪可能真的按照一本一利的規矩來辦事兒。

  魏廣德看書的時候自然是知道的,實際上他看到這段的時候還在驚歎,後世不少民間借貸,大抵都是一角,兩角的月息,拉到大明朝那就是四十鞭子。

  只是利滾利這個,後世大多都是到期轉貸,還不起的利息也就被滾進本金當中,民間放水錢那些到是有這個說法,好,那就是一百個板子。

  四十鞭子就已經皮開肉綻,還有個一百板子,那基本上人就沒了。

  這些都是書面上的,或者說官面上這麼執行,不過魏廣德還是清楚,民間借貸月息五分都算公道了,因為沒人會按照三分息借錢。

  對於張宏福提到的不做什麼生意,直接放錢出去,魏廣德這個時候有了一點興趣。

  “有抵押嗎?”

  魏廣德心動了,自然要問清楚。

  “當然有,沒抵押誰敢借,房子鋪子,最好的還是田地,還不起就拿東西抵債。”

  張宏福嘿嘿笑著說道,“你有興趣,我回去問問二叔,看他怎麼說,畢竟不是時時刻刻有人需要銀子週轉。”

  魏廣德微微點頭。

  魏廣德回到家裡的時候,心中也大抵定下來了。

  從老爹手裡拿到銀子,就放五千兩出去,一年的利息也有三千兩。

  其實,這個時候,魏廣德最擔心的還是銀子借不出去。

  回家路上,張宏福也和他講了講現在民間借貸的情況,大抵還是農戶借貸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