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魏文才 作品

151公子東來

  “好,好,好。”

  魏勐這會兒不想聽那家丁嘮叨了,嘴裡只說出三個好字。

  “恭喜,魏老弟的麒麟兒,今年是舉人,明年就是進士。”

  張世貴反應很快,立馬大笑著說道。

  而旁邊的吳佔魁也是高興瘋了,這可是自己的外甥,親外甥,這麼年輕就中舉,那前途自然遠大。

  自家兒子是沒辦法,走不了科舉這條路,當初童子試過的很容易,可是一次院試後回來,吳棟就說考不了。

  吳棟要是有中舉人的把握,吳佔魁或許還會試著考慮拼一把,通過老丈人的關係向南京魏國公府遞話,奏請免籍。

  按照明朝頒佈的《軍政條例》有規定:“故軍戶下,止有人一丁,充生員,起解兵部,奏請翰林院考試,如有成效,照例開豁軍伍。若無成效,仍發充軍。”

  這條規定是洪武年頒佈的,有獨子的軍戶,如果兒子學有所成就可以奏請開豁軍伍。

  當時還只要求秀才功名就可以,到了現在,秀才肯定是不成,至少也要是舉人才有可能免籍。

  這年頭,握刀把子的是越來越不如拿筆桿子的了。

  吳棟自己都覺得,秀才是沒有機會的,自然吳佔魁也不會讓他繼續讀書了。

  好吧,有外甥能讀書當官,也是好事兒,至少有人罩著。

  “今晚不醉不歸。”

  吳佔魁回神後就拍著魏勐的肩膀大聲說道。

  “不醉不歸。”

  魏勐急忙點頭,兒子中舉是大好事兒,立馬邀請吳佔魁和張世貴。

  “怎麼會事兒?為什麼還不走?”

  前面馬車上的張慶忽然扒開轎簾問道。

  “爹,那個,廣德中舉了。”

  張世貴立馬小跑兩步到了馬車旁,對車上的老爺子說道。

  “中了?好事兒啊。”

  張同知聽到這事兒,也是心裡一喜。

  魏家和張家,不管關係有多遠,總還是沾親帶故,這年頭能夠有個舉人親戚,也是不錯,何況魏廣德還這麼年輕。

  當初張同知可是準備了魏廣德考上三五次才中舉,到時候至少還能再考三次會試,要不也不會什麼好事兒都想著他們魏家一份。

  軍功和能力,在上位者眼裡屁都不是,要打壓就打壓,太簡單了。

  “哦,你們說的廣德是誰家的?”

  車上的貴公子這會兒也是好奇問道,他聽明白了,似乎來迎接自己的人裡,有人家裡出了舉人。

  舉人,這年頭也算不錯的身份了。

  “魏家的,叫魏廣德,就是魏勐魏鎮撫家的小兒子,今年才十六歲,十三歲那年就連續考過了縣試、府試和院試,只是在當年的鄉試上遺憾落榜。”

  張同知立馬介紹起來。

  “哦,魏廣德,好像有那裡聽過這個名字。”

  那公子笑笑,不過隨即笑容就是一僵,反問道:“那個魏廣德才十六歲?”

  “是啊,今年十六了。”

  張同知立馬回答道。

  這個時候,魏勐和吳佔魁已經走到馬車旁。

  “公子,張大人,今天小兒喜中舉人,還請二位大人光臨寒舍喝杯喜酒。”

  魏勐靠到窗前說道,作為上官,不管人家來不來,都要邀請,禮數要周到才行。

  張同知還沒說話,那公子就笑著衝外面點頭說道:“好,十六歲的舉人,很難得啊,這杯喜酒喝得。”

  “好,公子說了話,一會兒你先叫人回去準備準備,弄些像樣的飯菜。”

  張慶在一邊馬上對魏勐吩咐道。

  “卑職明白,這就叫人回家報信。”

  ......

  晚間,送走來賀喜的客人,魏勐回到臥室。

  “那位公子是誰啊,看你們都這麼恭維他,連指揮使大人看到他也是低三下四的。”

  魏母起身服侍魏老爹休息,一邊問道。

  “南京來的,徐公爺的親兒子。”

  魏老爹淡淡說道。

  “怪不得,那是有可能襲爵的,以後就是國公了。”

  魏母聽到那人是魏國公的兒子,自然想明白了。

  “說不好,聽世貴兄話裡的意思,好像國公爺不大喜歡這個兒子,想要立小兒子為世子。”

  “那怎麼行?我記得朝廷可是有制度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指揮使大人可是稱他是大公子,怎麼可能立小的承襲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