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魏文才 作品

369大窟窿


                 劉漢和俞大猷在一邊研究輿圖,很快就有了大致方略,回到了李文進身旁,開始向他彙報此戰的計劃。

  “李大人可帶親隨先行,直接入殺胡堡召集邊軍趕來支援,我等則於明日中午趕到安銀堡,這裡雖早已被廢棄,可過來時我看到堡牆還在,以此堡為依託,對面韃子萬餘人,未必沒有勝算。”

  劉漢道。

  不等李文進說話,俞大猷也開口說道:“以安銀堡的戰場主要是為了穩妥,若交戰不利,我軍可以退回城堡防禦,等待大人率軍來援,並不是說我等不能取勝。”

  聞言,李文進倒是點頭,“未慮勝先慮敗,正該如此。”

  他已經從俞大猷的解釋中明白,他們依託早已被明軍放棄的城堡並不是沒有擊敗韃子的信心,只是先佈下一個後手,防止戰敗後全軍潰敗。

  有軍堡在後,就算出戰不利,大軍潰散也會選擇逃入安銀堡,而絕不會在草原上和韃子玩賽馬。

  話雖然這麼說,不過李文進倒是很關切的開口問道:“我軍有八千人,韃子有萬餘,勝敗幾何?”

  問出這話,要死大家都在大同鎮城,估計劉漢就會拍著胸脯對他說包贏的話,可這是在關外。

  劉漢只是皺皺眉,卻沒有說話。

  說實話,這還是他第一次指揮明軍在沒有城牆的依仗下和韃子交戰,這信心嘛,確實少了點。

  劉漢不說話,眼睛看向了俞大猷。

  先前研究戰術,其實就是尋找一個最有利的戰場,當然這要考慮實際情況,那就是時間和距離。

  最理想的戰場,當然是在殺胡堡和韃子交戰,可時間、距離均不允許啊。

  安銀堡,是他和俞大猷看過輿圖後不約而同選擇的戰場,自然是不會錯的。

  選擇背靠安銀堡和韃子來一場野戰,這也是俞大猷的想法,勝則繼續回返大同,敗則退守軍堡。

  只是臨陣指揮這樣的大事,貌似他已經全部交給俞大猷負責,而如果轉入安銀堡防禦戰,那麼指揮權自然他就要收回。

  防禦戰,他可是行家。

  “勝敗不好說,要先看對面將領排兵佈陣。”

  俞大猷這時候自然看到了劉漢的眼神,心領神會的接話道,“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在沒有和韃子統兵將領碰面前,說什麼都是紙上談兵。”

  俞大猷很認真的說道:“不過,從上次在牛心堡和韃子交戰的情況看,我覺得勝敗五五之數,如果非要我說個心裡話,勝率略高一成,李大人應該知我,俞某不說大話。”

  俞大猷說完,就看向李文進,此時李文進臉色如常,倒是看不出什麼來。

  其實,這個時候的李文進心裡還是歡喜的,誰願意這個時候呆在長城以外,劉漢和俞大猷給他安排的去處正合他意。

  畢竟,李文進是大同巡撫,是文官,打打殺殺這樣的事兒本就不該他親自上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隆萬盛世】【】

  現在俞大猷直言勝敗五五之數,嗯,勝率略高一成,不過這要和韃子見面之後才知道結果,自然還是略有風險的。

  既然有點風險,那就需要他馬上趕回殺胡堡,召集大同右衛各堡的大軍。

  橫豎安銀堡距離殺胡堡不過一天半的路程,集齊大軍。

  那怕大同已經抽調不出騎兵部隊,靠步兵結陣前進,一天多的距離,怎麼也能殺出來,救出被圍的明軍才是。

  “好,我這就帶親衛先回殺胡堡。”

  如果之前就一口答應下來,難保將來不被人說成他臨陣脫逃,現在劉漢和俞大猷給了臺階,李文進也不扭捏作態,直接一口答應下來。

  “標營就留給你,那幫人跟你也混熟了。”

  李文進對俞大猷說道,之前俞大猷率領的一千人就是他的巡撫標營,算是他的護衛,俞大猷和標營其他將官也不陌生,把人馬交給他帶自然是好的。

  而且,之前俞大猷打造的獨輪戰車,現在大同軍中接觸的也就是他手上這支部隊,劉漢可不願意分出一支人馬交給俞大猷,也只有李文進會做這樣的事兒。

  俞大猷在李文進的印象中,還真就是個實誠人,老實可靠,既然他都說有取勝的機會,留下自己的標營,自然就相當於自己也參與了這次戰事,功勞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