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魏文才 作品

495魏廣德的謀劃

  實際上,作為大明內閣首輔,徐階已經從兵部送來的公文裡看到了兵部對倭寇動向的分析,認為未來數年倭患可能會集中到福建和廣東兩地。

  分胡宗憲的權利,其實未必是好事,除非嘉靖皇帝已經下決心解除胡宗憲兵權,否則他今日的提議,事實上等於是在幫助胡宗憲推卸過失。

  兵事上的事兒,徐階自然相信楊博的判斷,只要楊博認為可行,那麼他也願意承擔這個風險。

  “讓張臬總督閩粵.....”

  楊博只是微微皺眉,似是在思索,並沒有一口否決,這讓徐階看到了希望。

  “張臬總督,也不是不行,可讓劉顯和俞大猷分別擔任閩粵兩省總兵官負責剿倭,二人都是沙場宿將,當可保萬無一失。”

  若是沒有劉顯和俞大猷在那裡,單獨讓張臬統軍剿倭,楊博是絕對不會放心的。

  別看官軍攻勢凌厲,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了平叛戰事,可事實上在劉顯從南京調往廣東、俞大猷自廣西調入江西前,這個張臬就統帥兩廣大軍進行過平叛,但是戰績並不理想。

  剿滅張璉反賊,與其說是張臬的統帥之功,倒不如說有點坐享其成,兵部調兵遣將,一股腦把江南能打的將官都給派過去了,要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能打贏,那江南直接改朝換代算了。

  不過這話也只能在心裡想想就是了,對外還是得說大明朝兵多將廣,平定區區一地叛亂當然是手到擒來的事兒。

  就在徐階心頭欣喜之時,耳中卻聽到袁煒的聲音。

  “就怕.....”

  袁煒也只是說出這兩個字後就沒有多言。

  “懋中有何顧慮,大可說來。”

  徐階撫須含笑問道。

  袁煒猶豫良久才說道:“劉顯和俞大猷都是戰功彪炳之人,張大人能否壓制得住二人。”

  】

  “呵呵.....”

  幾乎在同時,徐階和楊博都是輕笑出聲。

  “懋中不知情有可原,要說劉顯其人,當初發跡就是在張臬手下,那是他還是四川巡撫,而劉顯不過一流民爾。”

  徐階笑呵呵給袁煒介紹道,徐階久在中樞,自然對朝中大臣的經歷更加熟悉。

  “不過說來,也是兵部失職,才有劉顯出頭。”

  楊博苦笑道。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倒是很快讓袁煒知道了劉顯的來歷。

  劉顯是江西南昌人,在老家活不下去了才跑到四川混飯吃,之後遇到貴人,更是幫助他冒充四川籍參加武舉考中武進士得以從軍。

  之後四川苗亂成為劉顯發跡的起點,四川巡撫督軍平亂,在戰爭中英勇搏殺,悍不畏死一路升遷。

  知道劉顯和張臬的淵源,袁煒自然也不再擔心二人之間的合作了。

  “至於這俞大猷,在戰場上有擅自做主的時候,不過卻沒有違抗過軍令,就更不用擔心他會不聽號令了。”

  最後,徐階又評價俞大猷,認為他是絕對不會不聽張臬軍令的。

  “既如此,我無意見。”

  袁煒這時候擔憂盡除,自然不會反對徐階的提議。

  楊博也是點頭,算是附和了徐階。

  “那我就以內閣和兵部的名義草擬一份密奏送入西苑?”

  看二人都不反對,徐階當機立斷說道。

  ......

  “張璉跑了?張臬抓住的是羅袍?”

  裕王府一處僻靜的廂房裡,裕王已經被李芳帶到這裡,也看到了魏廣德送來的俞大猷書信。

  兵事,軍國重器,裕王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居然會有人弄出這麼大的烏龍。

  朝中都已經在考慮給此次評判將官升賞的事兒,這時候冒出來說賊首坐船逃了。

  此時的裕王低著頭,思考著此事接下來可能出現的變故。

  和魏廣德想的差不多,裕王多麼希望張璉這次出海遇上海難,最好直接死在外面,人雖然沒有被官軍擊殺,可只要人不在大明出現,此事也算翻篇。

  最怕的就是,朝廷這邊褒獎此戰有功將士,那邊又報出張璉行蹤。

  裕王不懷疑信件內容的真實性,在這事上俞大猷也沒有騙他的必要。

  “張臬張大人那裡肯定也是知道此事,想來他此時比我們還要擔心,那就是張璉再次出現在大明國土上,肯定也會在朝中做出一番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