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魏文才 作品

596河道之爭


                 “升戶科左給事中歐陽一敬為都給事中,戶科右給事中李燧為左給事中,工科給事中嚴從簡俱右給事中。”

  魏廣德看著手中信札,嘴角掛出笑意,心裡盤算這等上兩日,叫上九江老鄉一起痛宰歐陽一敬一頓。

  這兩天就算了,估計他那幫同僚會請他喝酒,慶賀他升遷。

  而現在的朝堂,早已經忘記前些天他們還曾經津津樂道的青天海瑞的事蹟,轉而是關注起別的爭論。

  值得一提的是,海瑞在家休息兩天後,早已經回戶部上值。

  對於之前幾天的曠工,戶部高尚書倒是很理解,批了假條,算是把那幾日的事情給了了。

  大明掌控著中華神州,每時每刻都有不同事件在發生著,朝堂中的官員當然也不可能一直只關注一件事。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有事我會叫你。”

  魏廣德對蘆布說道。

  “老爺,這裡還有一份請帖,是工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朱衡朱大人的帖子,請你晚上過府赴宴。”

  說話間,蘆布又拿出一份帖子遞到魏廣德面前。

  “朱大人?哈哈.”

  魏廣德略微詫異後就笑起來。

  伸手接過帖子看了眼,“送帖子的人呢?在外面還是已經回去了?”

  “人已經在走了,說還要送帖子去。”

  蘆布答道。

  “我知道了。”

  魏廣德笑笑,把帖子放在書桌一邊,又繼續投入工作,而蘆布也知趣的離開。

  不知過了多久,審完手裡的這本書,魏廣德準備換下一本的時候,眼角看到那份帖子,魏廣德又輕輕搖頭。

  朱衡,字士南,號鎮山,江西吉安府萬安縣人,是此時朝中的治水大臣,負責河道清理之責。

  至於工部掌部尚書,當然還是雷禮,朱衡只是掛尚書銜的副都御使,和朝廷派出的河道總督職責類似,而他所負責的正是這兩年氾濫的黃河水道。

  嘉靖四十二年到四十四年,黃河連發洪水,導致河堤被毀,黃河有改道的風險。

  上個月,朝廷遣工科給事中何起鳴勘河回京,並據實奏報朝廷,“何起鳴自沛縣回京時奏言:黃河故道難復,開新河費省,且可杜絕後患,宜用朱衡開新河之議。同時兼採潘季馴之言,不捨棄舊河。”

  何起鳴的奏報,其實是在朱衡和其治水副手潘季馴爭論激化後的一個折中辦法,即採用朱衡的觀點開新河,希望一勞永逸解決黃河河道治理的問題,又不願意得罪潘季馴,認為也應該修復黃河故道的河堤。

  何起鳴的奏疏,到目前為止還未得到宮裡的批紅,而是讓再議。

  朱衡給魏廣德下帖子,應該是想把在京師的江西老鄉都叫上,為他站臺,以壯聲勢。

  朱衡的面子,魏廣德當然要給。

  實際上,若不是他有裕王府背景,以他五品官職,還未必能入朱大人的法眼。

  至於潘季馴那邊,支持的力量也是不弱,多是浙江籍官員在力挺其主張。

  潘季馴,初字子良,又字惟良,後改字時良,號印川,湖州府烏程縣人。

  嘉靖四十四年無疑是潘季馴步步高昇的一年,年初接連升任大理寺右少卿、左少卿,至年底進官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輔佐工部尚書朱衡治黃河,從此開始治河生涯。

  兩人的觀點不同,可以說根本就是背道而馳。

  如果拋開兩人觀點的對錯,當下這場爭論其實已經有演變成一場江西官員和浙江官員大亂斗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