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085章 王孫,且去

就這麼找了好幾個月,先帝滿打滿算,就找到三個符合要求的丞相人選。

第一位,是如今的丞相:故安侯申屠嘉;

第二位,是二世曲周侯:酈寄。

第三位,便是此刻身處‘仙境",彷彿在參悟大道的章武侯竇廣國……

“恐復為呂氏……”

“恐,復為呂氏……”

竇嬰正回首往昔,突聞竇廣國這夢囈般的一句‘恐復為呂氏",當即滿是驚愕的抬起頭。

卻見上首主位,竇仙君似是結束了自己的打坐參悟,終於睜開了眼,

慘笑著發出一聲長嘆。

“對我漢家的外戚而言,永遠都不能忘記的一句話;”

“——恐復為呂氏。”

···

“當年,我忘記了這句話,妄圖染指丞相之位,也便此心灰意冷。”

“現如今,太后,似乎也忘了這句話……”

如是說著,竇廣國便緩緩側過頭,明明是不經意的一瞥,卻讓竇嬰覺得自己的靈魂,都已經被這位族叔看了個徹底。

“王孫,是否也忘記了這句話呢?”

“是否忘記了自己外戚的身份,想要像外姓朝臣那般,得到一些外戚不該得到的東西……”

聽聞此言,竇嬰只不由愣在了當場,久久都未再開口。

不知過了多久,竇嬰才勉強打起精神,將發生在鳳凰殿的事——將劉榮那番話,一五一十告訴了族叔竇廣國。

意思很明顯:叔父教我!

而在聽聞竇嬰這一段描述之後,竇廣國本超然脫俗,好似遊於方外的仙氣,也當即被一股陡然生出的銳意所取代。

——當年,先帝為北平侯張蒼的接任者,找到了三個候選。

一號候選人:故安侯申屠嘉,身居御史大夫亞相之位,熟於政務,卻資質平平,又只有關內侯的爵位;

二號候選人:曲周侯酈寄,本身就是開國元勳,資歷、能力都滿足條件,卻因為‘賣友求榮"的道德汙點,而最先被淘汰出局。

從張蒼被罷相逐出長安,直到最終塵埃落定的那一刻,朝野內外都一致認為:張蒼的繼任者,會是章武侯竇廣國。

甚至直到如今,竇廣國早已無心朝政,朝野內外也還是有不知多少人惋惜道:如果當年,是章武侯為相,如今漢家,也不至於‘亂"成這般模樣……

“公子榮,喜陽謀?”

略帶狐疑的一問,惹得竇嬰當即一點頭。

“皇長子光明磊落,一言一行,走的都是堂堂正正的路數。”

“及陰謀詭計,卻非不會,而乃不屑……”

聞言,竇廣國只緩緩點下頭,又是一陣漫長的思慮,方再深吸一口氣。

“皇長子欲為儲,這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事。”

“——但皇長子敢親口承認,單這份擔當,便著實不俗。”

“說來,皇長子也算是被太后逼到了這個份兒上,才不得不這般絕了自己的退路。”

簡略而又直擊要害的一番話,也終是讓竇嬰從先前,那茫然、遲疑的怪異情緒中逐漸調整了過來。

仔細思考了片刻,方沉沉點下頭。

“皇長子光明磊落,已然表明了自己有意為儲。”

“今日,更是直接給侄兒指明瞭日後的‘出路"。”

“只是這出路,實在是令人有些心驚肉跳……”

言罷,竇嬰便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對竇廣國鄭重其事的拱手一拜。

“侄兒雖然想要做有悖太后意願的事,卻也終歸是竇氏族人。”

“侄兒的抉擇,不單會由侄兒承擔後果,而是和整個竇氏一族息息相關。”

“——侄兒選對了,竇氏與有榮焉,選錯了,竇氏,也同樣要被侄兒所牽連。”

“所以今日前來,是想要請老大人指點迷津:皇長子給侄兒指的這條‘出路",究竟吉、兇幾何?”

道出這句話,竇嬰便維持著拱手拜禮的姿勢,足足僵了二三十息;

而在上首主位,竇廣國也垂眸思考了二三十息。

最終,卻只悠悠發出一聲長嘆……

“這,是皇長子的陽謀。”

“何謂陽謀?”

“——哪怕看穿了對方的意圖,也還是不得不這麼做,甚至是心甘情願的這麼做。”

“便如今日,皇長子給王孫指的那條‘出路"——分明是皇長子要借王孫之手,達成自己得立為儲的目的,王孫,卻還是不得不這麼做。”

···

“因為皇長子所言,句句屬實。”

“只有這麼做,王孫才能打消陛下的疑慮,雖仍舊擺脫不了‘竇氏外戚"的身份,卻也能讓陛下知道:竇嬰竇王孫,並非是無條件聽命於太后的人。”

“危險,自然是有的。”

“擁兵自重,威逼天子冊立儲君——單就這一條,便足以使我竇氏絕了後嗣。”

“但有些時候,有罪,卻也未必是一件壞事……”

說了這麼長時間,又或許是‘仙丹"的副作用,竇廣國已是說的口乾舌燥,腰背也傳來一陣酸澀。

自然地探出手,由族侄竇嬰扶著起身,喝下一碗苦澀的茶湯,再稍有些吃力的呼出一口濁氣。

由竇嬰攙扶著出了客堂,行走在侯府的石板路上,一邊輕輕捶打著後腰,嘴上一邊繼續說道:“當年,北平侯被罷相,先帝甚至一度擬好了詔書,要拜我為相。”

“雖說最後,是故安侯後來居上,但我與丞相之位失之交臂,卻並非完全是因坊間所說的那般——單純只是因為‘恐復為呂氏",而被先帝所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