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136章 夫人,怕是不夠格吧?

在這樣的前提下,王娡一開口,便是隱隱指責劉榮‘沐猴而冠’,以庶子的身份,坐上了向來只有嫡子——嫡長子才能坐的儲君太子之位?

“阿姊……”

“別是一時氣急,亂了方寸?”

田蚡滿是擔心的看了眼姐姐王娡,隨即便將更加擔憂的目光,撒向殿門內五步位置的劉德、劉淤兩兄弟。

——王娡方才那番話,有的是文章可做!

旁的不說,只需要那番話原封不動的傳出去,便當即是一個‘怨懟天子’‘覬覦神聖’的帽子扣下,將王娡那並不算粗壯的脖頸直接壓斷!

有那麼一剎,田蚡甚至連自己埋哪兒,都認認真真的盤算了一下……

商賈出身,深諱察言觀色之道的田蚡尚且如此,一旁的小王美人:王兒姁自更不堪。

驚愕之下,竟是連懷裡的嬰孩都忘了哄,只呆愣愣的抱著幼子,仍有嬰孩的啼哭聲,充斥於整個綺蘭殿上空……

“好膽!”

不同於方才,那純粹的怒火中燒——這一回,自認為抓到了王娡把柄的公子劉淤,卻是半帶惱怒,半帶喜悅。

怒的,自然是王娡拐彎抹角,說大哥劉榮‘得位不正’;

喜的,則是終於抓住了王娡的把柄,總算可以……

“王夫人,多慮了。”

正盤算著要從怎樣刁鑽的角度,向‘口出狂言’的王娡發難,身旁響起二哥劉德那沉穩從容的聲線,只惹得公子劉淤本能的退回了二哥身後。

——鳳凰殿,或許在慄姬的掌控下,鬧出過許許多多的亂子;

但也正是因為多年來的‘紛爭不休’,讓鳳凰殿上下,都在皇長子劉榮的推動下,形成了極為森嚴的上下秩序。

劉榮雖從不曾明說,但每一個在鳳凰殿待過的人都知道:鳳凰殿,慄夫人最大,長公子稍次之,但也可以忽略不計,粗略理解為‘慄夫人和長公子都最大’。

往下,依次是二公子劉德、三公子劉淤,再到掌事太監、掌事女官等等。

當然了:和慄夫人並列‘最大’的,是皇長子劉榮,而非皇太子劉榮。

時移境遷,如今的太子榮,顯然遠非過去的公子榮所能比。

在這森嚴的秩序下生活多年,公子劉淤縱然稍有些愚鈍,但也已經將‘聽哥哥話’四個字,刻入了自己的靈魂深處、使其成為了最基礎的本能。

故而,當劉德說出接下來這段話,並不著痕跡瞪了自己一眼,示意自己‘住口’時,公子劉淤竟當真就此住了口,不曾再發一言……

“兄長得立為儲君,是東宮太后頒詔冊立,父皇蓋下天子印璽,已於新豐櫟陽宮告太廟,不日亦當再告高廟。”

“——冊立儲君該有的規矩,大哥沒有略過其中任何一環。”

“至於兄長得立為儲,母親卻並未循例獲封為後,夫人與其問我——問我這個皇次子,倒不如去問問東宮太后:鳳凰殿的慄姬,為何沒有住進椒房殿?”

“亦或者,夫人也可以去宣室問父皇。”

依舊是以那副雲淡風輕、榮辱不驚的沉穩之姿,以這樣一番話作為對王娡的回應,公子劉德不見悲喜的面容之上,卻不由稍湧上一抹嚴峻。

——王娡,當真狡詐!

就連皇次子劉德,都差一點著了王娡的道!

至於公子劉淤——若不是劉德及時制止,怕是早就跌進王娡挖的坑裡……

“母親不曾獲封為後,大哥仍舊是‘庶長子’的身份,這,是事實……”

“王夫人提起此事,縱然稍有不妥,又或是有‘非議椒房’之嫌,也終歸是在實事求是。”

“至於我兄弟二人,若是因此而遷怒於綺蘭殿,便難免被朝野內外解讀為:對於慄姬沒能住進椒房殿,鳳凰殿怨念頗深;”

“以至於綺蘭殿只是提了一口,便險些被鳳凰殿的兩位公子掀了頂……”

意識到這一點,劉德面色只再一緊,面上雖頂多只是‘嚴肅’,但暗下里,卻已是如臨大敵。

其實,還不止於此。

——王娡這個舉動的險惡之處,還不僅限於公子劉德所想到的那點。

拿椒房殿的薄皇后,以及兒子做了儲君,自己卻沒有住進椒房殿的慄姬來說事兒,讓鳳凰殿去和交房的薄皇后鬥——這麼低級的陰謀,王娡不會用,也不屑去用。

但太子劉榮,以及劉德、劉淤兄弟不上當,卻並不意味著慄姬不會上當。

甚至再退一步來說:哪怕慄姬,當真被太子劉榮奇蹟般的勸住了,整個鳳凰殿,都沒有做出任何敵視薄皇后的舉動,這個屎盆子,也依舊已經被扣在了鳳凰殿的頭上。

道理很簡單:誰信啊?

說慄姬——一向抽象到離譜的慄姬,居然一點都不介意兒子做了太子,自己卻依舊居住在鳳凰殿,由薄皇后仍居椒房?

誰信啊?

朝野內外,肯定沒人信;

東宮太后,也絕不會信;

天子啟,大概率不信。

最關鍵的是:椒房殿的薄皇后,也同樣不會相信。

之後,會發生什麼呢?

——自以為猜透了慄姬的想法,覺得自己確實不該再佔著椒房殿,薄皇后便會主動去找天子啟,請辭皇后之位。

而後,天子啟便必然會腦補出‘刁蠻的慄姬’欺辱、欺壓‘純善的薄皇后’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