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九十八章 誅神

  第二是道門的確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道門金貴了,不想再跟相對貧困的佛門動刀動槍。道門也有點看不上佛門,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佛門之人看著道門之人坐享榮華,自己只能窩在貧苦之地,物質上的巨大落差,怎麼能不羨慕?所以這些年來不少佛門之人心向道門,暗中跟道門眉來眼去。道門在三代大掌教時期改變了政策,決定以文為主,以武為輔,徹底解決問題。

  說白了就是論道和唸經,我們道門說道門好,你們佛門說佛門好,到底誰更好,別總耍嘴皮子功夫。

  那就比比吧。

  道門富有四海,中原、西域、南洋,海外各洲、南大陸,皆是道門之疆域,與西方聖廷二分天下,是為東方之主。

  佛門呢?

  號稱西方教,聖廷才是西方代名詞。紮根東方,在三教中拾人牙慧,只會大吹法螺。

  什麼叫事實勝於雄辯?

  每次論道,過去曾經力壓道門的佛門總是敗於道門之手,攻守之勢異也。

  別管佛門大士們如何唸經,對於普通佛門弟子而言,極樂世界怎麼好,我們沒有看到,可道門的道士怎麼威風如何享受,我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佛門中動搖之人不在少數,只要道門肯給機會,他們就願意為道門效力。

  為了對抗道門的腐蝕,佛門也有一些措施,一是推崇苦修,苦行僧大行其道,蓬頭垢面,衣衫襤褸,必須忍受常人認為是痛苦的事情,以此來鍛鍊意志和離欲。二是對內封閉,不讓普通佛門弟子見識到外面世界的繁華。這些舉措在短時間內也算是有所成效,可佛門也停滯不前了。

  其實道門也有類似經歷,當年道門中人剛剛經歷了大魏末年的赤地千里,以及長達幾十年的佛道之爭,終於太平初定,百廢待興,去往西方的道門之人見識了聖廷的繁華,大受震撼,內部人心浮動,這才讓道門徹底下定決心,全面停止與佛門交戰,全力發展經濟。

  道門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制定了以文為主以武為輔的策略後,效果立竿見影,海外各洲都有親近道門之人,自發地心向道門,道門順勢推行中原化,收穫很大。

  想要破招,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那就是發展自身,在物質層面不弱於道門了,自然也就逐漸不心向道門了。

  文化和教義的強勢往往來自經濟的強勢。

  這就是一個十分簡單的人性問題,人心總是高了還想高。人活著,一是要念想,也就是希望,二是要虛榮心,就算再艱苦,只要比別人好,那就是幸福的。

  發展問題,說起來簡單,可真正踐行,需要幾代人臥薪嚐膽,還要極大的膽魄和高超的手段。

  就拿佛門來說,想要發展,就要放開禁制,正視道門的“腐蝕”問題,如果還沒發展起來就被道門唸經念死了怎麼辦?還沒發展起來就被道門從內部瓦解了怎麼辦?這就要看佛門高層的膽氣和手段了。

  現在看來,佛門沒有這個膽氣,也沒有這個能力,他們的教義本質上就是畫大餅,所有好東西都在來世,都在極樂世界,那人人都去追求投個好胎,誰還管現在?誰還去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