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宮廷歲月016

從司籍司回到尚功局的地盤,素娥還在想剛剛的事。




此時正趕上小宮女去御膳房提午飯,素娥就和其他小宮女一起去——她如今得了每天上午去司籍司學畫畫、學書法的好處,不想被人看做眼中釘、肉中刺,就要勤快多做事。不該她做的,她倒不會搶著做,可這種一直是小宮女做的事,她也不會躲。




這雖然有些‘欺小’了,可大宮女也是從小宮女來的,都做過的話,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御膳房她也不是第一次來了,這邊有兩三百個灶眼,每個灶眼配四個人。兩個輪流掌勺的,一個打荷兒,一個墩子...這時候正是將吃午飯的時間,其中一百個專為皇帝準備午膳的灶眼忙到了最後一會兒,而其他灶眼正熱火朝天。




從皇后太后,到各宮妃嬪,都有自己的內膳房,用不到御膳房。御膳房專供皇帝和宮女、宦官等吃飯(有時也有內膳房沒開的妃嬪到這邊提膳),相比起皇帝,宮女宦官自然什麼都不是,御膳房裡的運轉全都根據皇帝的情況來。




所以兩三百個灶眼,皇帝就用了一百個。




不過這一百灶眼忙完了,其他灶眼還熱火朝天,卻不是因為大家先要忙皇上的御膳。這一方面是因為宮女宦官人多,有不只一輪提膳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偌大皇宮,主與僕本就多見用餐時間不一樣的。




宮女宦官晚主子半個時辰、一個時辰吃飯是常理。




如素娥她們這樣來提膳的,還算是早的。畢竟尚功局自顧自做工,不需要先伺候主子,等到主子吃完了,才能輪流去吃飯。




也是這個原因,素娥她們來的時候並不是御膳房提膳的高峰時段,因此少了很多官司——每天最忙的時候因為提膳排隊、挑揀菜餚,御膳房不知道生出多少事端!




“我們今天來的早,還有些好菜呢!拿了這些去,姐姐們一定高興。”周玉姐看到做好後,緊緊挨挨擺在大案上的一碗碗菜餚,嚥了咽口水說道。




一碗碗山煮羊、大盤大盤的雜熬蹄爪事件、一盤盤的白炸春鵝...肉熟之後的香氣混雜著香料的味道,是很引動食慾的味道。




今天給宮女宦官的好菜確實多,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沒什麼素菜了。除了豆製品外,只有薺菜、春筍、蘆蒿、韭菜幾樣,都是應季的。此時倒也有‘反季節蔬菜’,不過那都是‘洞子菜’。只有少數幾種能反季節栽種成功,而且成本極高,顯然不是宮女宦官能享用的。




宮女宦官們的份例都是一定的,但也只定了個大概,具體吃好吃壞要看是哪個牌面上的人。不過普遍也都是普通人,所以先來先挑,這是比較佔便宜的——素娥給自己挑了清炒蘆蒿和山煮羊,都是相對簡單、清淡的菜色,根據素娥的經驗,這種菜不太容易翻車。




不同於此時大多數人愛吃味道濃郁、香的酥的,最好香料放的多多的,素娥的口味是很現代人的。現代人也不討厭香料和濃郁的味道,但對於其中的分寸很講究,畢竟已經過了‘多多益善’的物質不豐富階段了。




而且就算是喜歡的,也很少有人受得了每天都那樣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