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110 章 宮廷歲月110

肖燕燕帶著杜春杏服侍素娥睡下,本來應該去到外間守夜的,這是素娥的習慣。但這次,肖燕燕卻勸說素娥:“娘娘,教我們留下吧!在外間,即使警醒著,也有察覺不到時...平時也就罷了,如今娘娘卻是極有可能懷著龍裔的。”




“任何一處都馬虎不得。”




其實要流產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然人類早就滅絕了。但一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皇家的孩子金貴麼。二來就是郭家的男孩兒真的容易懷不住,換句話說,素娥有一半的可能性就是會比較容易流產。




素娥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不答應,她們恐怕一晚上都要緊繃著,貼著門簾聽臥房裡的動靜了。便道:“要進來守夜就進來了,只進來一個人就夠了...我外頭有一張美人榻,正好鋪了氈子休息。”




有些娘娘會讓守夜的宮女在臥房牆角里坐著,最多許裹個毯子,連氈子都不許鋪。這和外間守夜的待遇不太一樣,要更‘苛刻’一些——可能是因為臥房是更加私密的空間,所以更不許有‘打亂’這裡的‘礙眼存在’吧。




好一些,肯體恤人的,則會讓宮女在床邊腳踏上安置。按理說,這個腳踏勉強夠躺下一個嬌小的宮女了,不過在這裡安置的宮女幾乎沒有躺下的,都只是坐著斜倚床邊就是了。一來是這樣更警醒,不至於睡沉了去,顧不上守夜。二來,若是將腳踏全佔了,主子不方便了怎麼辦呢?




雖然晚上睡下後,有守夜的宮女服侍,理論上主子是不會有下床的時候的——渴了有人倒水,熱了有人扇風,冷了還有人蓋被,就連想方便了,尿壺也能送到床上。




但總有要下床的時候麼,真的那時候,娘娘踩著了不打緊,摔了絆了娘娘,那才是大問題!




“娘娘,不必了...那是娘娘平日躺的,奴婢們用了不大好。”肖燕燕連忙道。




“我又不介意這些。”素娥搖了搖頭:“如今說是天暖了,可晚上還是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沒個像樣歇息的地方,受涼生病了更麻煩...你難道想到時候被挪出宮去?”




肖燕燕不說話了,她自從素娥做了宋國夫人就做貼身侍女了,知道素娥的性情。這不是素娥在說客氣話籠絡底下人,她是真心想著她們這些奴婢的。她若是執意不肯,反而叫素娥擔憂,而且也對不住這份心。




很快美人榻就被抬到了臥房床榻一側靠牆處,又鋪上了厚厚的氈子,一張蓋著的毯子也拿來了。毯子不算厚,不過守夜肯定是不脫衣服的,所以這樣也勉強夠了。真的弄得暖暖軟軟的,太舒服了,恐怕就會睡熟,就談不到守夜了。




晚間睡下,素娥忍不住在被子裡摸了摸肚子...有些不安,亂七八糟想了很多,都不成片。一會兒想著古代頭胎婦女生育的死亡率,一會兒想著如果是個男孩兒,是擔心未來會夭折,還是要擔心可能的‘皇位爭奪戰’?




其實也可能根本沒有懷孕,只是生理期的一次小小不規律,所有的擔心都是白擔心——但素娥知道,以她的體質,這個




可能性非常小。




最後的最後,素娥也只能讓自己往好處想:如果真的懷孕了,以她的體質,皇家的條件,還有她如今的年齡(她如今的年齡哪怕是在現代,也是最佳生育年齡了,相比起古代頭胎生育的平均年齡要大不少,發育完全,風險自然也就小多了),其實沒有那麼危險。




肚子裡是女孩兒就不說了,就和普通的生育沒什麼不同。若是男孩兒,其實也沒有想的那麼糟糕——最差的情況,孩子保不住,她有這麼好的身體,保住自己還是沒問題的。




這輩子十多年下來,素娥對別的信心不大,唯獨自己的身體,是越來越有信心了...哪怕是在醫學昌明的現代社會,其實很多病也只能靠本身的免疫力等痊癒,藥物等手段都是輔助。在古代就更是如此了!而這方面,她的身體真的無敵。




雖然還是正常範圍內的人類身體,但也是這個正常範圍的最佳了。




也就是古代練體育什麼的沒出路(她人在後宮,更不可能練這些了),不然換做上輩子,有這麼好的身體素質,她高低得練個吃身體素質的項目。到時候挑戰更快、更高、更強,走上人生巔峰,估計都輕而易舉。




素娥也不是天性樂觀,什麼事都往好處想,而是現實擺在面前,只能往好處想——如果真的懷孕了,她總不能時光倒流,那一天告病不去侍寢了。另外,打胎也是行不通的,身在宮廷哪有那麼容易打胎?如宮廷劇裡的打胎小分隊,基本不可能存在。




而且打胎就是‘小產’,現代社會正常的人流都很傷身體了,古代社會的人流來一次,其實不會比真的生產傷身。打胎留下病根的,甚至死人的,也不是沒有呢......




至於說,嬪妃私自打胎,即使打的是自己的胎,其中是什麼罪過,就不必說了。一旦被發現,小命怕是都難保——宮妃都是不許自殺的,因為這有怨恨皇家的嫌疑,若真有宮妃自殺,連家人都要受不小的牽連。在這個邏輯之上,可以想象私自打胎是個什麼級別的罪。




帶著這樣‘往好處想’的念頭,素娥總算慢慢睡著了。第二天,起床的時間也和平常沒什麼兩樣,肖燕燕有心勸素娥多睡一會兒,現在說不定懷著身子,更要好好休息。但看著素娥十分平靜的樣子,到底沒說出口。




洗漱更衣,梳頭休息,不一會兒又吃了簡單的早膳...這會兒,玉殿的兩個宮女已經趕早去太醫院遞話兒了。




平日裡素娥從沒生過病,最多應時節,有太醫過來請平安脈。開一些相比起藥,更像是食補方兒的方子(可吃可不吃),所以素娥在太醫院並無熟悉常用的太醫。




但這問題不大,太醫院的太醫不少,最多的就是婦科、小兒科的——皇帝是重中之重,但他到底只有一個人。相比之下后妃要多得多,孩子也不少,加上郭家的男孩兒們對太醫的需求更高,所以婦科和小兒科就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