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131 章 宮廷歲月131

封建王朝的皇子皇女基本沒有一出生就序齒的,都是等幾年前一批未序齒的皇子皇女一起序齒、上玉牒。之所以這樣,倒不是單純圖省事兒,更多還是因為古代社會醫療水平擺在那裡,兒童夭折率高。序齒了後人卻沒了,佔了族譜的地方,總歸顯得格外‘遺憾’。




畢竟‘上族譜’、‘告祖宗’之類的行為在古代的意義遠不是現代可比的,其中意味相當嚴肅,在皇家尤其如此。如皇后不可輕易廢黜,其實也有這方面的原因——都已經上告宗廟了,隨意改換,是不是有些不尊重祖宗?




祖宗今天認可的兒媳、孫媳,沒過多久就廢了,這有把祖宗的意思放心上麼?




不過,雖然不是一出生就序齒,但取名字卻是不耽擱的,百日時就有‘命名式’...素娥算是比較早知道自己兒子名字的人之一,她剛從郭敞那兒聽到兒子的‘大名’時,也有些意外,覺得這個名字顯眼了一些。




“璽?”素娥重複了一下:“官家是說爾玉璽麼?”




見郭敞表示了肯定的意思,素娥猶豫了一下才道:“這名字氣象會不會太大了些,妾擔心‘紅孩兒’受不住,反倒折了福氣。”




郭敞明白素娥的意思,但還是堅持道:“紅孩兒是朕與素娥你的孩子,本身就是個有氣象的,害怕鎮不住名字?這‘璽’算什麼?朕知道你的意思,可‘璽’也不是自古以來便是如今這樣。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前,人人的章都可以作‘璽’。”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才有皇帝的章作‘璽’,其他人的章只能作‘印’的規矩(唐代一段時間,皇帝的章又改作‘寶’了,不過總體而言多數時候還是作‘璽’的。所以後世稱呼皇帝的章,統一都是‘玉璽’)。




玉璽是皇帝相傳的信物,以‘璽’做一個皇子的名字,確實容易引起一些揣度。但郭敞並不把那些揣度當回事,或者說,他的確有那樣的心思——他不知道他和素娥的兒子長大後是賢是愚,甚至就連他能不能長大都不知道,但若真要傳位,他想到的還是這個孩子。




郭敞正值盛年,其實是沒有考慮過哪個兒子繼位的事兒的。哪怕是唯一脫離了夭折危機的二皇子,馮賢妃所出的郭琅,郭敞也只是隱隱約約想過,若沒得辦法了,便由他繼位...這是一個保底選項。郭敞本人不見得有那個心,只不過他得考慮現實情況。




直到得了紅孩兒,郭敞才有了自己有個兒子的真實感受,一個從一開始就懷著巨大的期待,投入了感情的親子。




這大概就是人的私心了,大多數人只願意將家產給自己的孩子繼承。對於郭敞來說,別的兒子當然也是事實上的兒子,可感情上他的確只有‘紅孩兒’這一個兒子...這當然很偏心,但人的心本來就是偏的!




且不說皇位只有一個,一旦有了選擇取捨,必然就有喜歡的,和沒那麼喜歡的。就是不到皇位繼承的份上,日常他能給出的愛也是不同的——作為一個皇帝,他的寵愛本來就是有限的,妃嬪子女那麼多的情況下,總有




人多得些,另一些人少得些,甚至沒得。




郭敞過去一直認為,皇帝有這樣的私心未免太可笑了。選擇繼承人的時候,立嫡立賢都可以,有一個標準就行了。前者穩定,大家都說不出什麼來。後者的話,固然有時會出現看走眼的情況,前朝也可能會有一些波折,可上限也會更高。如果做決定的皇帝實權在手,前朝些許波折都在掌控之中,選擇立賢也無可厚非。




但一個還未長大的小兒,不是‘嫡長’,也還看不出將來賢愚。就因為私心喜愛,便對其寄予厚望,打算著將來叫他繼承社稷宗廟,這多少有些不負責任了。




然而如今自己作為當事人了,郭敞才能明白當初那些皇帝是怎麼想的...沒辦法,人都有私心、有偏好、有遠近親疏,若是沒有這私心,當初夏啟憑什麼能做皇帝,自此公天下變為家天下?




而且郭敞也是會‘自我開解’的:他和素娥都是聰明人,天資聰穎,他們的孩子怎麼可能質蠢?最多就是記得要好生教導,將他的聰明往正道上引而已。




再者,就算‘紅孩兒’資質差一些,只有中人之姿,那也不打緊。如今開國事已畢,自己給天下休養生息,正好積累財富、增長人口。等到將來傳下去的天下,必定是一個富足強盛的天下。如此,只要自己的繼承人有中人之姿,能夠守成,那也足夠了。




說不定這樣還好些呢,太過聰明的人總是會有太多想法,要折騰來折騰去的。相比之下,資質差一些,倒能夠安安穩穩的,不至於叫滿天下隨著皇帝的腳步去‘試錯’。成為皇帝可能的豐功偉績的‘代價’。




素娥聽郭敞的‘解釋’,並沒有說更多,最終也只是道:“既然有官家‘口含天憲’,妾也不擔心了...官家之愛子,妾都有些自愧弗如了。要知道,妾自生了紅孩兒以來,尚且對他沒什麼可想的。”




“想到他的名字,唸叨著這一輩皇子從‘玉’,還想著琪、瑛、珍、瑞、琮、璇這些。左右從‘玉’的字大都有個好意頭,是不會錯的,沒想過要用心挑個字。”




素娥想到了後世父母為了孩子徹夜翻字典,就為了取一個好名字。這是因為期待,這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從這個角度來說,說不定她真的還不如郭敞對他們的孩子上心...倒不是說素娥不愛這個孩子,只是她沒法正常地愛這個孩子。




畢竟這個孩子並不是正常出生的,至少在素娥的觀念裡不是。




素娥的觀念裡,一對男女所生的孩子,懷的時候,就算不是愛情結晶,至少也是男女雙方有感情基礎,或者退一步,有搭夥過日子的默契的情況下才懷的吧?當然,也有那種極端情況,譬如說強.奸什麼的,但那是特殊情況。至少正常的生孩子,應當符合素娥的觀念。




這樣看的話,素娥和郭敞算怎麼回事兒呢?素娥並不愛郭敞,這個孩子絕對算不得愛情結晶。至於說感情基礎,那就更不可能了,郭敞怎麼想的素娥不知道,但她自己是從沒‘妄想’過自己和郭敞又感情基礎的。




她好不容易構建起和郭敞的親




密關係,看起來很接近感情基礎了,可實際上那不過是她單方面給郭敞製造的‘幻覺’...他們真的親密嗎?顯然答案是‘否’。




還有搭夥過日子的默契,這都可以說是無稽之談了。平凡夫妻,感情說不上有多少,只不過是如世界上大多數人一樣,到了年紀就締結婚姻。如此,互相扶持著生活,一個家庭的抗風險能力總比一個人強——這些與身為天下主宰的皇帝和他的妃子,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