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141 章 宮廷歲月141

端午前後,各地、各人進上的貢品、節禮也到了。平常郭敞並不關心這種事,基本就是手下人接手入庫,他大致看過,指點一些分別賜給后妃、外臣等也就是了。但今次不一樣,他特意拿了入庫冊,細細翻找了起來。




一樣一樣看過,但看神情,還是不滿意的樣子。




王志通試探問道:“官家可是覺得今歲端午貢物辦的有些不妥看?”




郭敞卻扔下入庫冊搖了搖頭:“左右不過是貢物、節禮,盡地方心意而已,能有什麼不妥?真要嫌不足,便是勞民傷財,過於刻薄地方和下臣了...只不過是瞧見這些,沒什麼特別的玩意兒,好送去麗春殿。”




進上的貢品之類,都是有說法的,不見得都是頂級的好東西,只能說是宮中所需。而相關的說法定下來後,萬萬沒有輕易挑剔改動的道理——這裡面有一個非常要命的‘傳導’,只要做皇帝的想要更多、更好的東西,哪怕只是一點點,下面也會層層加碼,導致對底層的吸血擴大不知道多少。




所以才有郭敞的父親,也就是先帝,晚上想喝羊肉湯做的宵夜,卻也忍住了沒要。因為他很清楚,這不是他這一次要了一碗羊肉湯的問題,而是他這一次要了,以後御膳房晚上就會常備,預備著他這個官家要!




而以御膳房的豪奢(供給皇帝的那些灶頭),別看只是一些羊肉湯,多了晚上一道羊肉湯,反映到賬冊上,怕是要多用至少一頭羊,至於別的配料還不算——這挺正常的,給皇帝的都是最好的,即使是一碗平平無奇的羊湯,也可以只用最好的肉。




一隻羊最好的肉能有多少?說不定還熬不出一鍋羊湯哩!嗯,皇帝雖然只喝一碗,但熬湯的時候不可能只熬一碗的分量,都是以‘鍋’為單位熬煮的。




宮內物價本來就比宮外貴不少,這些食材換算成開支就更多了。而且這不是一天如此,而是天天如此——倒不是說,這樣就吃不起了,主要是今天想喝羊湯,明天想吃海味,後日又思山珍,最後御膳房的開支會膨脹到何等程度?




作為皇帝,很多時候就得壓制自己的欲求。不然有的時候只是很小的一個要求,‘傳導’下去影響都會很大。這方面,素娥這樣的妃嬪都要好些,至少她的內膳房她可以說了算。沒有無上限的預算,自然不會有今天要了一樣宵夜,以後夜夜都會預備的道理。如此,她反而能想點什麼菜就點什麼菜,不需要考慮太多。




“官家要賞賜順儀娘娘?”王志通想了一下說道:“如此,官家何不瞧瞧內庫呢?如今臨近端午,各地貢物雖多,可大多是供宮廷支用的大宗物品,宮外或許算佳品,宮內卻常見了。至於節禮,這裡頭倒是有精品,可也不見得適合順儀娘娘。”




“內庫是有珍貴之物,但朕也不是為了賞賜素娥錢財,說到錢財,她又不缺。”郭敞不以為然道:“朕只是想著端午節,以往都是素娥與朕節禮,朕雖有賞賜,可賞賜歸賞賜,和節禮還是不同......”




這話有些繞了,但對郭敞足夠




瞭解,也見證了官家一路以來對高順儀不同的王志通,卻是一下子理解了——后妃都會在過節時給官家送節禮,官家也會賞賜后妃。官家過去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當然,現在也不覺得。只是在對高順儀時,覺得賞賜不好,要送高順儀節禮才念頭通達。




王志通雖然是個宦官,但也知道,若是男子愛慕一個女子,根本不需要他人催促、提醒,自己就會想方設法為那女子做更多。這不是出於別的,完全是自己願意,並且樂於如此,能從中得到巨大的滿足感。




當下,他們這位官家就有些這個意思了...想給高順儀一些好東西,叫她能高興。說的‘大不敬’些,這不就是要討好麼?要說皇帝討好后妃,是有些反常識了。但如果將官家看做一個普通的男人,王志通又覺得正常。




現在難的是,尋常男子用來討好喜歡的人的東西,對上高順儀都不好用——尋常男子,大多可以秉持著越貴越好的原則,送些值錢珍貴之物。




雖不是說有錢就有情,但一般來說,願意花大價錢總歸比不願意花錢更能說明一些東西。‘愛在哪裡,錢就在哪裡’,不是絕對真理,可多數時候是適用的。




問題是,素娥並不缺錢,因著當初的一些‘發明’,有郭敞發話,她是可以從皇店拿分紅的。再加上郭敞一直以來對她賞賜不斷,她一直屬於後宮妃嬪中很富有的那一撥。這種情況下,單純是值錢珍貴,並不能真的叫她動容。




“素娥每至節慶,給朕的節禮都有心意,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心思的,不可用錢來估量。如今朕想要備下一份差不多的節禮才知道,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送出的節禮要叫朕覺得喜歡、難得,其實是更難的。”郭敞半是自言自語地道。




王志通不知道該如何出主意,只能安慰說道:“官家能有這樣的心,便是最大的‘心意’了!若是順儀娘娘知道,不知道多高興!當下,官家也不必太苦惱,官家不論送什麼節禮,順儀娘娘都會喜歡的。”




“朕就是知道這樣,才更想叫素娥真正欣喜——”說到這裡郭敞搖了搖頭,不再往下說了。




郭敞的視線自扔下入庫冊的書案上一晃而過,忽然停住了,一旁打開的印泥瓷盒旁有一木匣。匣子裡放的是郭敞的印章——傳國玉璽在後唐時隨著後唐末代君主自焚而消失了,所以大燕並沒有傳承到‘傳國玉璽’。




但大概是缺什麼,越要強調什麼。大燕的開國皇帝,就是郭敞的爹(雖然郭敞的爺爺已經為郭家一統天下打下了基礎,做完了大部分事,但他的確沒有稱帝)命人刻了很多印章。其中除了名義上的國璽外,還有總共十二枚印章,稱之為‘十二寶’,都有‘副國璽’待遇,蓋上是具有相對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