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我真不想當皇帝 作品

第422章 雕像

  “凡事都是有原因的,咱們現在不知道原因,不代表他背後沒有原因,慢慢查吧。”

  寧凡表現的倒是很淡定,他在四周仔細地查看,地上除了一些雜亂無章的腳印之外,連一滴血跡都沒有,這讓寧凡十分的費解,沒有辦法寧凡最終只能帶著人先下山了。

  距離科舉考試也就僅僅只有十幾天的時間了,寧凡的心思全部放在科舉考試上,晚上回到皇宮之後,寧凡立即召見了周群。

  “周先生,最近科舉的事情準備得怎麼樣了?可千萬不能出什麼差錯呀。”

  寧凡有些關切地看著周群。

  周群自打回到京都以來,幾乎沒有歇息的時候,他自從登上宰相的寶座之後每天都是忙忙碌碌,把整個京城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按照寧凡定下的方針,周群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官場改革。

  所謂的官場改革,其實就是騰籠換鳥的意思。每一天都有一批官員被髮配到各地,這些官員給他們一個虛職,讓他們去外地任職,其實暗中就是剝奪了這些人的權利,讓他們從養尊處優的京官直接變成了地方官員。

  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門閥子弟,沒什麼學識,沒什麼能力,在朝廷裡混吃等死,壞事做絕,現在朝廷把他們發配出去,一個個都是叫苦不迭,叫苦連天,有人還沒走出京城,就乾脆辭了官職。

  長途跋涉千里迢迢,很多養尊處優的人根本受不了這個苦,甚至在半路上就會因為各種疾病而死掉了,所以很多人乾脆選擇辭官不幹。

  周群遞上了自己精心準備的摺子,而寧凡在仔細看了一會兒之後,臉上露出了舒展的神色,他拿起桌子上的毛筆輕輕地在上面寫下了一行字。

  “陛下,復興社的那些學員大多數其實不是太適合做官,他們太過於理想主義化了,讓他們坐上某個位置的話,很可能會太過於迂腐,而阻礙辦事效率。”

  周群斟酌著字句,朝著寧凡建議。

  其實在周群的心中,復興社的這群人的確是思想觀點很新穎,但是這些人同樣也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眼高手低,他們每天談論的都是一些大事,一些國家大事,對於著眼於小處的一些事情,他們反而一竅不通,什麼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