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湖居士 作品

第1386章 bbc女記者

    倆記者知道在英軍的保護下什麼有趣的素材也採訪不到,於是要求英軍送他倆來到了一支土耳其維和部隊。

    這裡面有個事就很值得琢磨了,看出英軍的狡猾。

    英軍的部隊主要駐紮在索馬里北部和西南角,兩處地帶的當地武裝連同絕大部分人口已經被驅趕進了內陸,所以這兩處海岸周邊是相對安全的。

    內陸不安全的地區,交給友軍去執行任務。狡猾嘞。

    基斯馬尤周邊,英軍和法軍駐紮在海邊,隨時接受海上軍艦的支援,內陸的任務扔給了土耳其團。

    土耳其維和部隊的主要任務不是作戰,而是賑災,也就是替聯合國向索馬里當地難民發放糧食。

    基斯馬尤北部周邊一大片的國土,十幾個城鎮,每個城鎮每天發放2到3噸糧食。

    發放糧食這種事,秩序是最難控制的。在飢餓的索馬里民眾面前,聯合國的糧食車隊就是救命糧,手快有手慢無,人狠吃得多,人善只能餓死。

    於是,經常發生哄搶。

    哄搶這件事,有時候是難民跟難民搶,有時候是民兵搶難民,更有的時候是兩支不同派系的民兵之間對搶。

    哄搶因地域而不同,距離基斯馬尤比較近的加烏梅、吉利卜等地,由於靠近英軍和法軍軍營,秩序稍微好點,當地人的武器被清剿掉大半,民眾無法變成民兵。

    遠一點的,比如四百公里左右的布阿萊,英軍就管不了了。

    英軍把更靠近內陸的賑災任務,交給了地位低下的其他國家部隊,土耳其團便是這樣的倒黴蛋。

    瑪麗安-考斯特和漢斯選擇來到土耳其團,就是奔著這邊亂才來的。亂,戰鬥多,民兵槍殺平民的概率大,拍到勁爆新聞照片的機會就多。

    臨走前,瑪麗安-考斯特和漢斯向英軍討要護身武器。英軍收繳了當地人的大量武器,任由他倆挑。

    這倆記者也是多年混跡全球危險地帶,對武器很熟,蘇造的垃圾ak他們不要,從堆積如山的垃圾槍里居然找出了幾件好東西。

    其中一件就是開火發出“噗噗噗噗”悶聲的司登衝鋒槍,二戰時期英軍的裝備,電影《倫敦上空的鷹》裡面英軍別動隊用的就是這款槍。雖然是四十年前的武器,但質量真是好。

    另一件是一支半自動步槍,雷明頓700,彈容量只有5發。這槍的木結構比例比較大,彈匣也小,不需要攜帶太多備用子彈,總重量小於ak這類的自動火器的套裝,所以被瑪麗安挑了做防身武器。

    於是,這倆bbc記者就這樣,跟著土耳其部隊,旁觀糧食發放。

    發了兩天糧食,沒遇到意外,但今天出事了。

    土耳其人也知道自己乾的是苦活,他們不笨,給自己想出了既能完成聯合國維和司令部交辦的任務,又比較安全的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