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渣爹再娶後,我帶親孃去逃荒 作品

第184章 刻薄

  “既然姑爺說是首惡,必不會有假。”眼下這屋裡,郭梁儼然成了使君的代言人:“召仲懷前來,亦是有要事相商。”

  一旁的劉玢也說道:“就在一個時辰前,州牧府的親兵入城報喪,崔青州家的公子瑜與其舅父青州督軍從事陳煊,被秦胡射殺於沛郡郊外。”

  這個消息對畢宜來說,是有些猝不及防的。

  昨日傍晚沛郡送來急報,劉恆只召了郭梁前來,至於畢宜,並未接收到第一手信息。

  青州牧公子身殞,是家事,亦是一州大事。

  床榻上,劉恆終於開口:“我欲讓廣坤前往臨淄弔唁,並獻上此頭顱,然,廣坤終歸年少,只好請仲懷辛苦一些,陪廣坤走這一趟。”

  這個安排,聽得畢宜眼皮輕跳。

  前去臨淄弔唁之人,實為劉恆的使者。

  姑爺雖能征善戰,出身卻有短板,與女郎的親事更有入贅之嫌,使君出身世家,豈會不知士族的門楣之見?命姑爺去州牧府弔唁,與其說是抬舉,不如說他是存心折辱這個十幾歲的少年郎!

  在畢宜看來,這屋子裡,明明就有更好的選擇。

  郭梁見畢宜不接腔,橫眸來問:“仲懷可是不願去臨淄?”

  “某以為,大公子才是前往臨淄的不二人選。”

  畢宜的話音剛落,那邊劉恆就咳嗽起來。

  劉玢忙端著藥上前服侍。

  “仲懷此言差矣,”郭梁搖頭嘆息:“若使君無恙,大公子自然是最佳人選,可眼下,使君跟前亦離不開大公子。”

  理,確實是這個理。

  父親病重,長子合該侍疾左右。

  “此番叫姑爺前往臨淄,何嘗不是無奈之舉。”

  誰讓他們使君膝下只有一個兒子呢?

  “常言道,一個女婿半個兒,既然大公子走不開,姑爺合該為使君分憂。”

  無論是從孝道上、亦或是從禮數上來說,郭梁這些話都無可指摘,只是……考慮到姑爺此行或遭冷眼,畢宜忍不住提醒:“先前使君答應為姑爺請封軍中校尉之職,眼下北海郡已解秦胡之危,還望使君儘快送奏本入京。”

  若是使君肯誠心促成此事,在奏本上稍模糊一二,不提姑爺的年歲,朝廷那邊不是沒可能批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