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馬超絕不坑爹 作品

第240章 劉表伐張繡!

  司馬孚分析道:“明公,巴蜀乃天府之國,秦得巴蜀,方能橫掃六合。今朝廷之局面與當年秦國何其相似,若能使巴蜀恢復,便不用再畏懼袁本初。”

  馬超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相比收復荊州,拿下巴蜀確實要容易那麼一丟丟。但要想真正拿下巴蜀,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何況朝廷才脫離幷州大戰,要想大舉用兵,至少得再等上兩三年!

  然而最寶貴的正是時間!

  馬超憂心的是,萬一朝廷還沒來得及進兵,或者正在進兵途中,關東袁曹就勝負已分,那時間很可能來不及!

  甚至就算朝廷拿下巴蜀,如果沒有時間消化吸收,也有可能被曹操或袁紹抓住時機擊潰!

  如此盤算下來,馬超頓感頭疼!!!

  原本以為已經明朗的局勢,結果只是讓朝廷可以多掙扎一會兒。

  馬超神情肅穆,對朝廷的前景感到晦暗。

  除非,他能夠帶領朝廷,在袁紹和曹操反應過來之前拿下巴蜀,並吸收消化掉,朝廷的勝算才能提高到4-5成。

  但光是按時按量完成這個設想,難度就高得離譜!

  綜合考量,馬超覺得幷州大戰前,朝廷起死回生的概率是1%。經過幷州大戰,概率才上升到10%。

  也就是說,朝廷要想在漢末吃雞大賽中笑到最後,現在的勝算只有1成!!

  馬超只能安慰自己——事在人為。

  然而隔月,一則消息讓馬超的心情沉入谷底。

  十月,荊州牧劉表發兵,北上攻打南陽太守張繡!

  劉表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太守張繡不聽州牧號令,故伐之!

  劉表的行為,無疑是往朝廷臉上甩耳光。

  誰不知道張繡是朝廷親自任命的南陽太守啊?

  但劉表用朝廷的州牧制度作為利劍,恰好避免自己淪為亂臣賊子。

  據悉,劉表率軍五萬北上,沿途縣邑望風而降!

  沒辦法,誰叫劉表聲威比張繡大多了呢。

  張繡的求援信發到雒陽時,劉表的五萬大軍已經距離宛城不遠。

  張繡徵集了兩萬人守城,但其中真正能算成士兵的,數量不會超過五千!

  或許有人會奇怪,南陽郡作為光武帝劉秀的龍起之地,難道不是百萬人的大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