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悔人生 作品

第37章:不同的人生,相同的結局

後世很多人都知道于謙在土木之變中的功勞,也知道于謙最終被叫門天子所殺,但很少有人知道陳循。

陳循的功勞肯定是沒有于謙大的,如果他的功勞要是比于謙大,那他肯定得比于謙出名。

但畢竟人家于謙是宣德到景泰年間最出名的官員了。

在這個封建時代裡,陳循的人生算不上差,小時候家境還好,十歲那年父親病逝,過了一段艱苦的日子,後來被叔叔接濟,日子又好了一些。

陳循參加過四次科舉,第一次落榜,第二次因病無果,第三次他的鄉試表現十分優秀,優秀到了三場考試,考官只是看了他第一場考試的考卷就將他的文章刻為上錄,但到了第二場考試的時候他又病了,再次無疾而終。

直到永樂十二年,第四次參加科舉的陳循終於得到了上天的眷顧,高中狀元。

永樂十二年出仕,而且還是狀元,迎接陳循的似乎是一條康莊大道,但眷顧了他一次的老天並沒有再次眷顧他。

而這次,陳循一等就是十年。

十年後,朱棣在第五次御駕親征時病逝於榆木川,太子朱高熾登基繼位,陳循終於得到了重視,升任翰林院侍講。

然後,陳循又等了十七年。

十七年後的正統七年,陳循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被當時的皇帝朱祁鎮升任為翰林院學士。

大明廢除了宰相一職,但宰相的事務還是有人要做的,翰林院學士就是一個分擔了部分宰相職務的官職。

隔年,陳循更進一步,終於走到了文官的巔峰,進入了文淵閣,也就是所謂的內閣。

到這裡,陳循的人生似乎也走上了正途,只要不作死的話基本就是青史留名了,但正所謂天意弄人。

重用陳循的是明英宗朱祁鎮,而毀掉陳循的……也是他。

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在皇帝被俘的陰影下人心惶惶,有人建議出錢贖回皇帝,也有人建議南遷。

就在這個時候,于謙站了出來,而陳循雖然沒有人提及,但在土木之變中他和于謙一樣,是堅定的主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