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爵士 作品

第10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

為了提升第三鎮的機動性,還將配備超過一千頭的各類騾馬和大量車輛。

因此,一支至少三千人的輜重部隊將肩負起維持後勤運轉的重任。

而第三鎮通常不會孤軍奮戰,而是與第一鎮和第二鎮協同作戰,提供關鍵的炮火支援,相當於一個強大的炮兵旅。

在第三鎮緊鑼密鼓地組建之際,永州城外的兩座水師專用碼頭也呈現出繁忙的景象。

一艘艘嶄新的船隻不斷下水,其中包括五艘中型戰艦和二十艘炮艇。

這些戰艦和炮艇將進一步增強李弘的水上力量。他計劃將這些新船隻編組成水師湘江艦隊第二支隊,而原有的水師艦隊則將整編為湘江艦隊第一支隊。

隨著戰力的不斷提升,李弘的信心也日益增強。

他深知只有掌握湘江上的制水權,才能真正確保安全無虞。

因此,他的目標是讓湘江上每一條水道都行駛著自己的戰船,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在將領方面,第三鎮的總兵將由狄雄擔任,而新組建的水師湘江艦隊第二支隊的總兵則由程猛出任。

這兩人都是李弘從武廟之中花費一百點聲望值召喚出來的良將級將領。

第三鎮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組建工作,並且迅速整裝待發。

他們沒有片刻耽擱,立即登船向著衡陽前線進發。

與此同時,在衡陽前線的楊鵬舉和夏侯猛也沒有閒著等待第三鎮的到來。

他們開始緊密商議並分配作戰任務。

經過周密的討論後,兩人做出如下決定:由第二鎮負責封鎖衡陽城的南面,而第一鎮則負責封鎖北面。

至於城門眾多、繁華熱鬧的東面,則交由秦世昌統領的水師艦隊進行封鎖。

如此一來,只留下了西面的城門作為唯一的出口。

這種佈局恰好符合兵法中“圍三缺一”的策略。

對於李家軍而言,俘虜並不是他們的首要目標,奪取城池才是重中之重。

他們故意放開西門,給城中清軍一個逃亡的出口的希望。

然而,即便清軍選擇從西門逃竄,也未必能夠逃出生天。

畢竟西門外是一片荒山野嶺,生存環境極為惡劣,逃進去的清軍也很難存活下來。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楊鵬舉和夏侯猛還將兩支隊伍的騎兵全部抽調出來,精心部署在西門附近。

這樣一來,即使有部分清軍僥倖逃出城門,也難以逃脫騎兵的追擊和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