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蘿蔔燒牛腩 作品

第98章 龍牡壯骨大還丹

他之所以對補鈣這件事這麼自信,是因為以前看過一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文章(1987年,sheikh),比較了8例健康男子隨機服用含鈣500mg的數種鈣鹽和一種牛奶的鈣吸收率差異。

結果表明,鈣淨吸收率:碳酸鈣39±3%,乳酸鈣、磷酸鈣32±4%,牛奶31±3%,檸檬酸鈣30±3%,葡萄糖酸鈣27±3%。

看上去碳酸鈣很棒棒不是?但那玩意兒要吸收有個前提:充足、大量的胃酸。

石灰石和雞蛋殼雖然含有大量的鈣,但都是碳酸鈣,對老年人來說,吸收是相當的差。那些遊離鈣即使攝入再多,機體也難以利用,很難達到補鈣的效果。

因為老年人胃動力不足,胃酸分泌往往都有問題。這個道理,用在嬰幼兒補鈣的治療上也是一樣。例如胃酸缺乏症患者,檸檬酸鈣的平均吸收率為45%,而碳酸鈣只有4.2%,差了十倍以上。

而蝦皮中有大量的磷酸鈣,其單位含量是牛奶的十倍,既容易吸收,含量又高,這年頭拿來補鈣是再合適不過了。雖然檸檬酸鈣的鈣片吸收更好,但畢竟現在又造不出來。

陳逸繼續給李時珍編故事,說自己以前抽筋腰痛、腿麻盜汗、口角發麻,自從蝦皮當飯吃,腰不酸了,腿不痛了,日日喜笑顏開。

李時珍見這小子口若懸河,說得頭頭是道,一時也懷疑了起來。

這個少年,身上是有些真本事的,對醫術也算是略有粗通。否則又怎麼能破了那青樓命案?那蟲積之疾造成的命案,連仵作和李建元都沒看出來。

而且……他居然還能“蝦皮當飯吃”?

什麼家境啊?

雖然言辭誇張了些,但也必然是殷實之家。殷實之家的家中,治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有句話叫文人識醫,這年頭的讀書人多多少少有些醫學素養。那這小子讀過幾本醫書,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可惜他家中一定是遭逢大難,否則又為什麼孤身一人,跋涉山水來到蘄州求生?

陳逸完全不可能想到,對方腦子裡的邏輯居然是這樣的,只聽李時珍突然嘆了一口氣,說道:“小友你家道中落,又遠渡蘄州孤身求活,也是不容易啊。”

“啊?”陳逸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