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十三 作品

第64章 他,永遠在他們前面

 這回到輪到雲柯詫異了。 

 大概沒想到虞煙什麼都沒問就應了。 

 不過他很開心,覺得自己是被信任的那一個。 

 他大概忘了,自從下午他們為了能在監控下共享情報而嘗試了讓虞煙進入他的精神圖景種下一顆種子後,她就能夠大概感知到雲柯的情緒。 

 這種方法在星際多用於前線實戰中。 

 最早的資料記載,是在一千多年前,星際的嚮導和哨兵等級基本持平、同樣強大的那個時代裡。 

 那個時代的嚮導,也會和哨兵一樣,在最前線的戰場作戰。 

 比起單兵,那個時代的嚮導似乎更有指揮官的潛質。 

 他們會在自己小隊的哨兵的精神圖景中,種下自己的種子。 

 之後的戰鬥中,這顆種子就像是一個座標一樣。 

 哨兵可以通過種子的牽引、接收嚮導的各種作戰指令; 

 嚮導也可以通過種子,讀取哨兵的實時狀態、併為他們及時的提供各種加持和支援; 

 特殊狀態下,同一個嚮導帶領的小隊,哨兵之間也可以感知到彼此的狀態。 

 這樣的牽引,讓這個小隊像是共享了同一個大腦一樣,可以實現最高的作戰效率。 

 那也是星際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 

 就是在那個時代,人類將蟲族打回了遙遠的蟲域,換來了之後近三百年的安穩和平。 

 但是這樣的方法,不是沒有弊端的。 

 首先,想要種下種子並實現牽引,就要求嚮導對自己的精神力有足夠精準的把控,既不能傷了哨兵分毫、又要穩穩地埋下自己的精神力、不至於後續時不時地就因為不穩定,失靈或者需要補種; 

 其次,理論上,越高等級的嚮導才能在越高等級的哨兵圖景種下種子,而且同時種植、牽引的哨兵越多,嚮導對應的等級要求越高; 

 而現在的星際,已經很少有嚮導可以同時牽引一整支小隊的哨兵了。 

 最後,對於哨兵來說,因為這個過程的服從性,除非等級相差的多,否則他們是要聽從於對應嚮導的指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