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宴席

 396. 

 自古皆是以農為本,糧食乃國之重。 

 糧食收成提高,百姓吃飽飯。 

 可實際上,辛苦的是百姓,獲益層層剝削,稅收改革勢在必行。 

 歷代稅收改革都在田、稅兩字,改成的延續王朝輝煌,沒改成的走向滅亡。 

 但自古主持改革的那些人,大多結局慘淡,名聲也不大好。 

 商鞅車裂而亡,王莽國滅人亡,張居正死後被清算。 

 范仲淹、歐陽修等人的慶曆新政轟轟烈烈開始,黯然收場,為首幾人陸續貶放出京。 

 王安石變法也以失敗告終,他本人雖然只是流放出京,可長子卻被迫自殺。 

 但若是帝王厲行改革成功,大多的帝王都繼往開來、奠定盛世基礎,延續王朝,青史留名。 

 比如漢武帝、魏文帝、唐太宗。 

 當然對於新政改革而言,最適宜的時間自然是雄主初登寶位後徹底掌權。 

 英雄遲暮的道理對於一個君主來說,是極為不願面對的一件事。 

 年輕時雄心壯志、性情剛毅的帝王到晚年,大多都會選擇寬仁,力求平緩過渡。 

 哪個帝王都想要個好名聲。 

 康熙也不例外。 

 如果不是有烏蘇裡之前的成果,康熙也不會讓一個女子去主領育糧。 

 大病一場,康熙已經做好死後的打算。 

 身為大清之主,他不會見大清沉痾而視而不見,卻也沒想要一步到位改革。 

 以後的事自然會由他的兒子繼續去做,路他會鋪好,能走到哪一步就看胤禛能力。 

 一年不到的時間成功在南方試種成功了‘御稻種’,康熙是最為自豪的。 

 ‘御稻種’可是他親自研發的,功勞怎麼說他也是佔了一半多。 

 心情極好的康熙,大肆宣揚了一番‘御稻種’的產量,重賞了胤祉一行人。 

 烏蘇裡以蘇林的身份接受了封賞,原以為到這裡就沒有了,沒想到乾清宮洗塵宴也有她的一份。 

 聽到她要跟著胤禛一塊去乾清宮時參加宴會,她有些難以置信。 

 因為男女不同席的規矩,就沒有例外,除非是宮女侍女。 

 一聽又是以蘇林的身份去,上妝完胤禛卻讓她卸掉,烏蘇裡也回過神了。 

 這不是間接的攤牌嘛。 

 今日去乾清宮參宴的大臣,都是南書房和六部尚書。 

 現在的宗室有實權的王爺基本上都沒有,有權的那幾個在康熙病重時跳得太歡,投了胤禩,結果死的死降爵的降。 

 莊親王、顯親王已年老,不知是不是康熙太高興,特賜步攆請他們進宮。 

 除此之外,康熙還給在尚書房的幾個皇子允了半日假,讓他們也參宴。 

 弘暻幾個卻是沒允他們來。 

 可以說,參宴的人裡頭沒幾個不認識烏蘇裡。 

 加上沒刻意上妝,也沒什麼效果。 

 明眼人一瞧,心裡門清兒。 

 果不其然,烏蘇裡一進去,殿內都悄無聲息的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