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利劍 作品

第131章 高原之巔獻青春,衛國戍邊意志堅

 但令餘松林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剛到安克塞秦哨所,就立刻發現了這裡有些不一樣!首先是負責接待他們的兩名戰士,居然都是大學生士兵。要知道在這個年代,大學生當兵可是一件很罕見的事情。而且通過他們的介紹,徐松林發現,這次邊境衝突的勝利,絕不是運氣使然! 

 這次勝利,是科技的力量!是安克塞秦的兩名戰士,利用業餘時間研發出電子圍欄系統和無人機監控系統。有了這兩套系統,可以快速的偵查到越境人員的數量和是否攜帶武器。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發明大大的減輕了戰士們日常巡邏的任務量,但是效率卻大幅度的提高。幾乎可以做到全方位、無死角的覆蓋整個邊防線。從實戰效果來看,這項技術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缺點。如果能夠應用到所有的邊防哨所上來,相信可以極大的提高戰鬥力! 

 但現在的問題是,不知什麼原因,這項技術居然在戰鬥簡報之中沒有提及?這也就造成上級部門根本不知道安克塞秦哨所還有這種設備的存在。餘松林覺得,自己有義務把這個發明宣傳出去!當然,成與不成,現在還不好說。所以,餘松林並沒有跟哨所的眾人提起這件事情。 

 三天的時間轉瞬即逝,軍報的記者們積累了足夠的素材,央視軍事頻道的記者也拍攝了足夠多的畫面。他們和安克塞秦哨所的戰士們分別,回到首都進行素材的彙總,央視軍事頻道也將拍攝的畫面進行後期剪輯,準備在近期播出。 

 8月中旬的一天,解放軍報在第二版刊登了一篇名為《高原之巔獻青春,衛國戍邊意志堅》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安克塞秦哨所周圍的惡劣自然環境和艱苦的生活條件。全方位的介紹了駐守在哨所中的戰士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因為某些敏感的原因,納拉克山口反擊戰並沒有在媒體上大張旗鼓的進行宣傳,所以在這篇報道之中,也沒有突出哨所眾人在戰鬥中的表現,而是突出了他們紮根深山,衛國戍邊的奉獻精神。 

 在這篇文章的後半段,作者餘松林著重介紹了哨所戰士徐啟和武毅利用業餘時間,自主研發電子柵欄和無人機系統,用於邊境線上的監控和巡邏。餘松林在報道中甚至說。這項發明一旦被全軍大範圍的採用,一定會極大地提高邊境地區的管控力度,大大的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安克塞秦哨所上了《解放軍報》,尤其是在這篇報導中,還詳細介紹了哨所之中的戰士利用專業知識發明出多項成果,已經運用在日常的巡邏和警戒任務中來,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樣的消息自然引起了軍分區的重視。在這篇報道刊登出來的第三天,軍分區裝備部來了一個調研組,到安克塞秦哨所對徐啟發明的裝備進行調研。 

 但問題是,安裡軍分區現在正在進行軍改,所有人的命運都前途未卜,根本沒有心思進行調研。他們之所以下來,也不過是裝裝樣子!有些調研組的成員甚至還私下裡抱怨,一個士官和一個義務兵能搞出什麼名堂來?整這些事幹嘛?老老實實的待著唄!這一來一回就得一個星期的時間,耽誤他們多少正事?萬一軍區的其他單位空出來崗位,這不是耽誤他們的前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