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應嗎 作品

第2章 持之不懈

 之後的三個月鄭直猶如打了雞血,白日武學上課,智化寺謄抄;晚上回來後在學舍一邊按照沈傳留下的作業溫習功課,一邊又要絞盡腦汁將那些試題摻雜進他不懂的問題裡詢問沈傳。鄭直本來以為,沈傳收了束脩,一定會對他提出的所有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卻不想人家自有章法。前次鄭直不明所以,將他《詩》的試題拿去詢問沈傳,就差點被對方察覺。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選擇了《春秋》作為本經。按照老鄭直的說法,《春秋》和《禮記》沒有官方註解,《周易》《尚書》《詩經》經過宋代程朱註釋過。也就是說於《春秋》而言,他就算偶有錯疏,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於老鄭直為何又選擇給他蒐集《詩》的試題,則是為了預防萬一鄭直找不到一個治《春秋》的高人。 

 有了這個教訓,鄭直只能每日發奮,趕超進度,以求早些將《春秋》的那些試題引出,卻再也不敢隨意夾帶《詩》的任何東西了。 

 好在武學每日上課有大把光陰可以提供給鄭直來用心讀書;好在明明六個人的學舍,如今只有鄭直一個人使用。經過三個月的廢寢忘食,鄭直終於湊夠了所有試題的答案。腦子裡也塞滿了一堆根本不知所謂的之乎者也。 

 沒辦法,他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騙取答案,根本不是為了真從沈傳這裡學到什麼。況且他在隆興觀的時候,就學會了如何讀書,無非就是‘不求甚解’。畢竟才三個月,倘若鄭直真的區區百日就可以粗通這些累計幾十萬字的典籍,不是顯得其他人太廢物了。 

 “那,這個是前幾日你問為師的章句。”依舊是下值之後,依舊是餛飩攤,沈傳一邊吃餛飩一邊將一張紙遞給了鄭直“為師當時說的太過粗疏,你拿回去好好看看。” 

 鄭直漫不經心的接過來,粗讀一遍,想了想,再次從頭細讀。這道題就是鄭直夾帶的試題中的一道。當時他聽了沈傳的講解已經覺得很好,回去後趕緊默了出來。不想今次看到沈傳的這份答案,感覺前次的解析不過爾爾。繼而想到了一個問題,這道題如此,那麼之前的呢? 

 原本他準備一會吃完飯,找藉口編個理由甩開沈傳,從此以後再不聯繫。此刻卻感覺他莽撞了。還有,他之前也聽說過,要想奪得狀元,除了要言之有物,字體標準,還要文章用詞華美。倘若他只求中式,也許目前將將能夠,但要是想拔得頭籌,就必須要‘寫出’好文章。關鍵鄭直能將文章的意思寫明白、寫清楚就已經謝天謝地了,要他寫出好文章,簡直難如登天“老師這文章太好了,弟子不曉得何時才能做出這般出色的文章。” 

 “五虎已經很刻苦了。”沈傳對鄭直是相當滿意的。他也算見過無數的讀書人,可像鄭直這般用功的真不多見。什麼都能做假,可功課是不會騙人的。鄭直每日送來的作業,不管是遣詞用句,還是見解都以可見的速度在提高。當然這種提高是相對的,只是這也足夠讓沈傳驚喜了。他已經放棄了舉業,倘若真能教導出一位舉人,乃至進士,也足夠他寬慰了。因此沈傳現在不再是敷衍鄭直,而是真的想要傾囊相授“你差的只是下功夫而已。” 

 鄭直老老實實的稱是,關鍵他最缺的就是時間,眼看下個月兵部的考試就要開始,他卻依舊沒有找到頭緒。 

 “武學是不是下個月有考試?”正當鄭直胡思亂想時,猛然聽到沈傳問了這麼一句,頓時汗毛炸立“是。” 

 “五虎也報名了吧?”沈傳笑笑“明日向武學告假吧,俺親自教五虎幾日,若不然也對不起那束脩。”所謂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雖然兵部的試卷他沒見過,可鄭直天天問一些刁鑽問題,沈傳心裡也有了猜測。 

 鄭直有野心他早就看出來了,卻並不看好這科。無他,鄭直的底子太差了。可沈傳以己度人,不願意讓鄭直落下怯場的隱患。因此打算幫助鄭直見見世面,積累一些科場經驗。他還只是個孩子,能有什麼壞心眼。 

 鄭直按下狐疑,立刻答應下來。沈傳的本事,倘若願意教導他,鄭直自然求之不得。可他怕沈傳動機不純,畢竟鄭直本來就沒安好心。不過眼見著兵部考試在即,聽沈傳的意思,願意幫助他拿到參與鄉試的名額,鄭直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