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應嗎 作品

第162章 跌跌撞撞(十六)

 “俺已經寫信給孫秀才請他代為轉圜。”下午的時候,鄭直再次來到三房的院子找到鄭仟“想必應該有轉機,只是俺也不敢保證。” 

 面對鄭直前後矛盾的回覆,鄭仟依舊感激道“這次多虧了十七。” 

 “三哥莫要如此,俺也是量力而行。”鄭直坦言“只是這銀子還是少不了的。” 

 鄭仟苦笑著點點頭“自然,自然。” 

 鄭直實在無話可講,坐了片刻,就起身告辭。鄭仟的態度讓他心裡很不舒服,隱隱有後悔的意思,所以越早離開越好。事實上,那封信如果不發出去,孫漢那個遼東傻狍子沒準還真得會看在他的面子上亂伸手。 

 鄭直自然不會學東郭先生,如今整個真定府治安如此敗壞,不就是拜長房和三房的胡作非為所賜嗎?他瘋了又去姑息養奸。因此鄭直這封信並沒有為誰求情,而是告知對方,他聽到隆興觀如今的慘景多麼的心力憔瘁,多麼的心灰意冷,多麼的憋屈。 

 相信孫漢讀了信,雖然不至於助紂為虐,卻應該會袖手旁觀。至於抽分廠,還是那句話,人家中官就是看準了鄭家不和睦,弄銀子,只要三房舍得銀子,這點事根本不叫事,至少不會死人。 

 剛出了三房的院子,就有一個婆子走了過來,告知他,老太君和六嬸讓他過去。鄭直不敢怠慢,立刻跟著對方來到了祖母的院子。 

 “你六叔也拿不定主意。”尉氏從來都不輕易做出任何決定,這次也不例外“十七也獨當一面了,我想聽聽你怎麼看。” 

 鄭直讀完信,有些無語。成國公夫人竟然為定國公嫡孫徐光祚向鄭寬保媒,求娶鄭妙順。 

 而這位成國公夫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她姓張,乃是隆平侯張佑嫡女。換句話講,就是憲宗時謀殺親夫的定國公嫡女、隆平侯夫人的女兒,成國公夫人張氏和徐光祚是表姐弟的關係“去年這個徐光祚成過親,娶得還是俺們鄉黨王監生的女兒。俺聽人講,新娘子過門就不讓回孃家了。沒幾日人也沒了,如今徐家還不認這門親。” 

 鄭直的意思很簡單,不願意結這門親。 

 “這事想必是弄錯了。”沈氏原本從鄭直那裡得了十頃田,不願意反駁對方。可這件事不同於旁的,乃是她最擅長的聯姻。又聽了鄭直對此事如此幼稚的看法,才不得不站出來“定國公家那邊已經講明瞭,當日娶王氏的其實是他的兄弟徐光祀,為的就是沖喜。只是因為徐光祀身子骨弱,才由徐光祚代為行禮。至於不讓王氏回家,其實也是有原因的。誰也想不到徐光祀的病會傳染,結果王氏身子骨弱,沒兩日就發了病。如今夫妻二人都沒了,反而他這個做兄長的弄得裡外不是人。不過好在,王家那邊已經出面澄清了。” 

 沈氏當然明白徐家的解釋根本就是胡扯,可是鄭寬給她的信上言明,定國公徐永寧時日無多了。換句話講,鄭妙順嫁過去,要不了多久就是做國公夫人,這對鄭寬的名聲來講大有益處。如今的閣老李東陽就是靠著娶成國公嫡女,名望一躍千里,鄭寬為何不能靠嫁女兒給定國公如法炮製? 

 鄭直沒想到還有這些內情,最起碼他還沒有接到王氏死了的消息。可定國公府當旁人都是傻子嗎?這種解釋如何服眾? 

 突然他懂了,只有嫡庶才會涉及到名份,而鄭妙順是嫁過去的,不論外人認為她是正室還是繼室,王氏已經死了,也沒有子嗣,甚至都不能入徐家祖墳。等上個十幾二十年後,誰還記得這些?更重要的是,倘若鄭妙順生下兒子,就是板上釘釘的定國公嫡子。 

 同時懂了鄭寬的意思,很顯然,若不是鄭寬願意,沈氏如何曉得這麼詳細。心中不免哀嘆,六叔咋這關鍵時候又市儈起來了,頓時心灰意冷。可是他真的不願意堂姐跳入火坑,只能借力打力,胡攪蠻纏“啥病沒的這麼快,傳染的還這麼詭異。會不會有人得了這種病,僥倖活下來,然後他不死,傳給旁人害人?” 

 沈氏頓時不高興了“十七讀的書應該比我多,豈不聞‘杞人憂天,伯慮愁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