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應嗎 作品

第194章 槍挑真定府(十八)

 初六一早,齊彥名和龐文宣向鄭直辭行。鄭直當著劉六、蕭韶等人的面送給他們每人一百兩作為儀程,簡單囑咐幾句後,就打發走了二人。 

 然後帶著賀五十前往恆山驛站拜訪,他剛剛得到消息,程文昨日到了恆山驛。 

 只是到了驛站才被告知,一早程文就被邀請出去了。鄭直早有預料,花銀子給成家下人,遞了手本之後,索性坐到了一旁等著。 

 鄭直如今雖然在真定府大小也算個人物,奈何他成名之後極少拋頭露面,再加上恆山驛作為連接京師與西北、西南聯繫的大驛,迎來送往煩不勝煩,因此直到入夜後程文回來,都沒有誰打理對方。 

 “聽人講鄭解元在這裡等了俺一整日?”程文同樣是進士出身,卻沒有任何的架子,給人以親近之感“實在失禮了。” 

 “哪裡。”鄭直恭敬道“少僕正交遊廣闊,是晚學後輩冒昧而來,才有失體統。” 

 “坐。”程文的態度並沒有因為鄭直的低姿態而有任何變化,畢竟鄭直啥身份,能夠讓他見一面,已經是了不起的殊榮。 

 “真定地處山下,雖是入秋,卻猶如酷暑。晚輩左思右想,就尋了一把摺扇。”鄭直卻趕忙將準備好的禮盒拿起雙手捧到程文面前“望能為少僕正驅除些煩躁。” 

 程文瞅了眼對方手中樸實無華的禮盒,笑道“鄭解元有心了。”卻不伸手。 

 旁邊的下人走了過來,接過禮盒又站到了一邊,顯然程文根本沒有去看的意思。 

 鄭直也不尷尬,回到圈椅旁再次行禮之後落座。 

 “俺聽人講,令叔要和定國公家結為親家?”程文倒是對鄭直的反應有些興趣,原本想著早早打發了這個厭物,如今卻願意多聊幾句。 

 “是。”鄭直恭敬道“已經過了二禮,婚期在下半年。”他也不想答的含混,奈何京師的消息一變再變。原本講的是明年成親,可是最近鄭寬來信,講定國公有可能身子不行了,婚期要提前。但是有了王增的前車之鑑,鄭寬堅持要走完六禮,只是具體何時成親,雙方還在商量。 

 “倒是門當戶對。”程文不鹹不淡的講了一句“那就請鄭解元代俺向令叔道賀了。” 

 “一定,一定。”鄭直恭敬的回禮“能得到少僕正的祝賀,想來家姐的親事定會和滿。” 

 程文啞然失笑“鄭解元莫不是有所求?俺聽人講,解元在京之時,可是倨傲不遜啊。” 

 “小子無狀。”鄭直一副慚愧模樣“到如今才懂少年得志非福氣。” 

 “哦?”程文自然曉得鄭直通過焦黃中的關係,已經向劉家和焦家輸誠。本來以為對方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如今才發現竟然是真的慫了。一個人前後變化這麼大,還是讓他意外的。好在鄭直年紀太小,心性未成,若是一個成人如此,程文是斷不會再聯繫的“鄭解元是有意下科會試?” 

 “不。”鄭直搖搖頭“晚輩自知愚鈍,非是佳材,不過僥倖得中。經過這麼多事,晚輩想棄文從武,然後在本衛安安分分過日子。” 

 程文更加驚奇“你要從武?”鄭直是軍官籍他是曉得的,看到鄭直怕成這樣,為了求得劉家的原諒,直接想自斷文脈,程文到生出些許憐憫“何至於此?” 

 “實不相瞞。”鄭直舔著臉道“晚輩自幼在道觀長大,早就習慣了隨遇而安。自打入世以來,處處不習慣。於晚輩而言,有吃有喝,有穿有用就好。” 

 “鄭解元注的五千言,俺也曾拜讀過,確實發人深省。”程文點了一句,讓對方差不多的了。畢竟按照鄭注五千言,道家應該是積極向上,而不是遁世“不曉得鄭解元最近可有大作?” 

 “慚愧。”鄭直斟酌片刻“在下在隆興觀師父墳前只悟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的道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程文聽了聽“何解?” 

 “理在心中,不必假借外物。”鄭直恭敬的回答。 

 “這不是道家吧?”程文追問。 

 “儒為聖,道為聖,釋為聖,三教一體,知行合一。”鄭直有點招架不住了。他這幾日準備的都快掏空了“知為因行為果。道理就在那裡,至真至純,不會因為俺看它,或者不看它,有任何變化。同樣的,俺只有按照真去做,才能符和大道。如何曉得那些道真?用‘行’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