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應嗎 作品

第227章 槍挑真定府(五十一)

 崇恩慶撓撓頭,沒想到不過一刻鐘,他嘔心瀝血準備大幹一場的真定和清苑兩地大工程就易主了,而他又成了無所事事的閒人。 

 “老崇你啥心情俺曉得。”鄭直拿出一張乾隆當開出的,面額一千兩的銀票遞給崇恩慶“這是你應得的。” 

 王鍾講的將銀票當銀子花,啟發了鄭直。他已經印出了總額一萬兩,每張面額一兩的銀票,準備試試。不過邊璋提醒過他,這東西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如同寶鈔或者前朝交子、飛錢一般的廢紙,所以他十分謹慎。 

 “多謝東家。”崇恩慶是隨遇而安的性子,接過來道“俺隨時可以和新得東主交接……” 

 “連接啥?”鄭直哭笑不得“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趁手的人,咋會輕易放走。這銀子不是遣散費,而是獎勵。待過兩日俺姐成親之後,咱們就去周圍州縣轉轉,瞅瞅有啥買賣能做。” 

 講實話,真定和清苑的工程,他根本就是在摸著楊儒過河,啥都沒有底。隨著時間流逝,投入的銀子越來越多,多到他已經身心俱疲。這也是他毫不猶豫和江侃做交換的原因之一。 

 那四十家分號究竟要做啥,鄭直還沒有個準主意。他打算先和邊璋,馮鐸商量一下再做定奪。不過慶字號是要立足本地的,畢竟‘西門慶’這麼響亮的名號闖出來也不容易。 

 至於那座南京城裡的竹園,不過就是鄭直的遮眼法。否則他總感覺吃了虧,卻又不曉得哪裡吃了虧。東西俺可以不用,卻絕不能沒有。史臻享的這話,鄭直一直記得。反正他這輩子也沒想著去南蠻子的地盤討飯吃。況且為了一座破院子,還要搬去南京住不成?荒唐。 

 崇恩慶有些意外,再瞅了瞅銀票,小心收好“那這幾日俺回家瞅瞅。”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哪怕下次被辭了,還有一筆豐厚的遣散費。 

 鄭直沒有反對“行,那就準備一下,明日江監生的人來了,把契書籤了,就可以走了。不過初一一大早,你得回來。” 

 崇恩慶立刻答應下來。 

 鄭直從崇恩慶的工房出來,江侃已經等的不耐煩了“好了?走吧。” 

 “縣裡的同善會尋了江郎好多次。”鄭直沒話找話“就不管了?” 

 “管啊。”江侃一邊扇扇子,一邊道“我這不帶著人回來了。放心,絕對誤不了事。對了,你的城牆拆完了嗎?” 

 “挺結實的,俺就讓他們在外邊重修了一堵圓形土牆。”鄭直回了一句。 

 “小家子氣。”江侃調侃一句“你這樣算下來……也就才多了十幾畝地。” 

 “將近五十畝地,不小了,做人要知足。”鄭直言不由衷的回了一句。他何嘗不想多弄大點地方,奈何沒銀子,最起碼當時沒有。也沒有時間,這要是耗下去,猴年馬月才能要老三啊。咳咳咳。 

 二人出了慶字號,直接來到了鄭家附近,早有約好的經濟趕緊湊過來。 

 六太太的堂姐當然不是閒的沒事做,而是受到江侃的娘子祝氏邀請,一同來真定看姐妹。不但如此,她們目下正在博野縣,探望六太太的親姐,前首輔之子劉準的娘子沈氏。鄭直對此不置可否,畢竟他見多了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山村有遠親。 

 這祝英臺夠能折騰的,她也就和六太太有親戚關係,如今竟然能勾連上六太太的堂姐。不過,鄭直也據此判斷,祝英臺和六太太姐妹應該說不上話。否則也不用如此大費周章,繞這麼大一個彎子。 

 當然,得知此事,他挑宅院就不能馬虎了。而且也不能只買一處,而是兩處。 

 “要我說,何必費事去廉臺堡,還不如就在這城裡好好翻修,整出一座院子多好。”江侃三岔口瞅了瞅,指指焦家角的方向“小一百畝地呢。” 

 “做人知足就好。”鄭直懶得理他“一會兒江郎去哪?” 

 “這是你的地盤,自然你安排啊。”江侃理所當然道“否則你鄭解元多沒面子。” 

 鄭直對江侃理直氣壯的蹭吃蹭喝有些無語“行。” 

 因為要得急,更因為江侃和鄭直二人不負責任,所以經濟幾乎沒費唇舌,就將鄭家西邊,靠近白衣庵的兩處院子買了下來。然後打發人告知鄭家,鄭直則帶著江侃直奔古樓西街的勾欄。 

 卻並不是去環採閣和媚香樓,而是不起眼的梅妍館。之所以如此,很簡單,他暫時不想見高進或者梅璉。更重要的是,鄭直誤以為梅妍館和媚香樓有關係,畢竟都有個梅字。結果,自然根本不是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