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塵 作品

第七十六章

“不想去的,出銀子給願意去冒險的運生絲的。”

“這銀子分兩份,一份是來回路費,一份是安家銀子,萬一有了意外回不來,家人後半生得有個保障。”

“如果平安將生絲運回江寧府,那麼得了利,冒險去運生絲的人佔大頭。且安家銀子不必退回。”

“這個需提前立好契約,有了意外,家人得了補償,不許來鬧!”

在場的幾個商人紛紛贊同:“這主意好,我不去,我出銀子!”

“我也出銀子!”

“我去!”有人咬著牙說。

“我也去!”

在場的幾位商人都很快做了決定,一併請了文士和胥吏做見證人,寫下契約。

陳幼筠和章雲娘、銀杏通過幾人的交談,方才明白了這是一群合夥做織機生意的商人。

江寧府以絲織業聞名於世,有官營織機六百多張,在織造局內從事絲織業生產的熟練技術工人近兩千名。

江寧府城南聚寶門及江寧縣的秣陵關、陶吳鎮、橫溪橋、東郊的孝陵衛等地,都是絲織業工人集中的地方。

江寧擁有織機三萬多臺,男女工人五萬多,依靠絲織業為生的百姓約二十萬人。

絲織業的花色品種多,以江寧府出產的雲錦和元緞最有名。

從茶樓出來後,陳幼筠和母親、銀杏三人心情複雜。

知道了杭城的消息後,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又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

吃了晚飯,陳幼筠和章雲娘、銀杏回了客棧房間。

回房後,章雲娘和銀杏照例用熱水給陳幼筠洗臉洗手,敷臉抹藥。

漸漸的陳幼筠發現母親和銀杏神色不對,眼睛都紅了。

“娘,銀杏,你們怎麼了?”陳幼筠坐直身體問著。

“筠兒,我擔心你舅舅家…”章雲娘說了,扭過臉去擦眼淚。

“咱們從杭城出來,經過湖州,應該拐去你舅舅家提個醒的,就是人去不了,也應該稍封信過去的,好叫他們早做準備…”

陳幼筠心裡一陣煩躁,母親在章家吃的苦還不夠多嗎?

還是當真血濃於水?所有的過往都能一筆勾銷?

銀杏也跟著點頭。

“銀杏怎麼了?你不會…你也想回家?”陳幼筠看看銀杏,問著。

“我哥就算了,不是個東西,可是我爹還在…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我…我…”銀杏點點頭,我了半天,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

“娘,舅舅家不會有事的,銀杏你也是,你爹也不會有事。元軍並沒有打到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