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遠方的驢 作品

第287章 兩年

 最後更是直接和官府對上,工坊裡受過幫助的幾人為此還找上代寫書信的文人,想要寫封請願信跟京兆府求個情,結果信還沒寫完,李憶已經從官府出來了。 

 隔天,官府便組織專員整肅牙行和工坊的亂象,朝廷明確規定,牙行不得惡意抽取工人月俸,一經發現,嚴懲不貸!工坊的工作時間也有了一天不得超過四個半時辰的硬性規定,一旦超時,必須支付最低半個時辰四十五文錢的加班費。 

 如此發展簡直讓工友們不敢相信,不止華兵,無數工友直接把小李哥當作偶像! 

 所以,當清風亭李憶為了拓寬底層民工的就業選擇,建立車行,推出客栽三輪車租賃業務的時候,華兵毫不猶豫就成為了盛京第一批三輪車車伕。 

 民國時期黃包車盛行,然而在動盪不安的年代裡,政府自顧不暇,底層數目眾多的黃包車車伕不過是資本剝削的窮苦人,掙的錢只夠繳納租金,艱辛的車伕甚至很難活過四十歲。 

 而不需要剝削百姓的太子做莊,三輪車車行索要的租賃在華兵看來,用低廉形容都把這詞說貴了,更刺激的是,做滿三年,車直接就是自己的! 

 成為三輪車車伕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成為了苦力勞工夢寐以求的選擇,排隊申請人數之多令人咋舌。 

 華兵很慶幸當初想都不想直接轉行的魄力。 

 載一個客人來到清風亭地界,華兵面含微笑接過車資,四下一看,露出感慨的笑意。 

 清風亭的變化肉眼可見,曾經盛京城最破敗的地方,兩年多時間過去,凹凸不平的泥土地如今已經鋪上光滑整潔的石板。 

 路邊隨處可見的一間間修車鋪,天工院把車輛零部件加工廠設在了清風亭,以此為核心產業,輻射周邊,人多了各種衣食住行自然也就有了無數,成衣鋪,酒樓食肆,甚至連勾欄都開了過來。 

 以往破落漏雨的民宅已無處可尋,一眼望去都是嶄新或者正在搭建的石樓民居。 

 華兵看得眼饞,眼下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蓋一座屬於自己的小樓,再和工坊裡認識的阿珍成立一個小家庭,那人生就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