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寶寶 作品

第206:原來,我是仙女的後裔

 慶孫氏太婆是我們家族的一種祭典儀式,和有些信教的人慶壇差不多,我們簡稱慶太婆。祭典儀式是在村部舉行的,道路兩旁插著彩旗,殺豬宰羊唱戲啥的非常熱鬧。 

 我記得小時候三年兩頭就有一次這樣的熱鬧。 

 近些年,因為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多,村裡越來凋零,慶太婆這個儀式也就舉行不起來了。 

 如今,我爸又提到慶太婆這個事,不禁又勾起我從前的許多疑問:什麼要慶太婆?那麼多的太婆,為什麼單單要慶孫氏太婆?以前的太婆祠,後來怎麼又沒有了? 

 “慶太婆可以保佑我們平平安安,諸事順息啊。” 

 “哪個太婆不想保佑子孫平安呢?為啥單慶孫氏太婆?” 

 “孫氏太婆是仙體啊。” 

 見我還是雲裡霧裡,我爸給我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清朝順治年間,一對落難的夫妻抱著一個小女嬰投奔親戚到桃源村。親戚沒找著,卻遇上了強盜,強盜呢欲把女人和孩子截留下一來。男人也不是強盜的對手,只得求饒,求饒也救不了老婆孩子,但高聲呼救。也算是運氣好,偏偏遇上了一個過路的俠客,俠客大刀一揮,碗口粗的一棵樹應聲而倒,強盜嚇壞了,扔下母女逃之夭夭。 

 “謝謝恩公搭救,在下姓孫,請受小生一拜。”男人說。 

 “這世上不太平,你們一家三口怕是還怕再遇強盜,不如前往庵院裡避避風頭。”恩公給孫家人指了條路後就走了。 

 孫家三口到了庵院,發現這個小女孩聰明伶俐,但命裡還是有劫難,庵院裡也保不住她,便把她引薦給了桃源洞的三仙姑。三仙姑便收了小女孩為徒弟,並教她各種本事。 

 一晃,小女孩長到十六歲了,成大姑娘了,得嫁人了。仙姑們讓她去報答當初救下他們一家三口的恩公,說和恩公的小兒子是天生註定的好姻緣。 

 原來,救下孫姑娘一家的恩公正是我們族的吉恆祖先,當時他正好去衙門任職路過桃源。 

 孫姑娘在仙姑的授意下,和父母來到我們村的路口開了個小吃店,並給過往行人免費提供茶水。 

 有一天,一個當兵的英姿少年從外地回來,路過孫姑娘的小店。孫姑娘和他一見鍾情,一打聽,卻正好是恩公的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