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葉老蔫 作品

第114章 守法的,未必是中意的




所以這位長史今日才敢當著沈嶠年的面說,讓他不好過,他就讓所有人不好過。



他雖然剛來滄州沒多久,但初生牛犢不怕虎,恰好趕上了刺史最近稱病不出,各種政令都出自他手,有一種大權在握的感覺。



而葉家的行事風格,讓他感受到了極其強烈的無視感。



“大人,您看起來有心事?”隨行的劉參軍忽然開口道。



這位劉參軍乃是與楊長史一起調任來滄州的,乃是心腹中的心腹。



他大多數時候相當低調,在人群之中似乎都讓人能忽視他。



但為人狠辣,能出謀劃策,深得楊長史的喜愛。



說著,將他剛才去買來的一些當地特產交到了楊長史的手裡。



這位長史單名一個榮字,劉參軍自幼在他們傢俬塾讀書,對他也頗為照顧。二人名為同僚,也有幾分同窗的情分在。



所以這位劉參軍遞過來禮物之後,楊長史也沒有猶豫,順手示意小吏接了過去。



然後二人並肩而行,“你問我是不是有心事?這不是有人給我不痛快麼!”



劉參軍面色陰沉,“誰啊?誰不知道現在您在滄州的地位,有人敢讓您不痛快?”



楊長史皺了皺眉,指了指不遠處新開的鋪子,“除了他們葉家,還能有誰?”



“嗯?葉家?”劉參軍滿臉的不解。



本來滄州相當貧困,衙門想要收取賦稅,基本上就只能指著老百姓繳納的田賦,至於商人們的商稅,基本上早就被人家想盡辦法逃脫了。



唯獨人家葉家以及跟葉家合作的幾家商會、商行,正兒八經地繳納賦稅。



可以說,葉家的出現,帶動了整體的繁榮。



而且好幾次,衙門出門,讓他們集資修繕街道什麼的,人家也表現得非常積極。



“怎麼?劉兄覺得很意外?”楊長史的表情一看就很是惱火。



劉參軍疑惑地搖了搖頭。



“大人,您這話說的讓我有些糊塗。”



“之前咱們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艱辛,但人家葉家的鋪子開到州城來之後,可沒少繳納賦稅,這段時間截留的部分,可真的是解了咱們燃眉之急了。”



“而且,先前不少上山為匪的百姓,也聽從葉家的號召,下山為民,做一些手工活,緩解了咱們當下的治安,這不是好事兒麼?怎麼就讓您不痛快了呢?”



楊長史搖頭,“他奉公守法,解救窮苦百姓,我就要痛快了嗎?”



劉參軍當下就愣住了。



難道當地有富戶做好事,守規矩,不是好事嗎?



莫非大人希望當地一直窮困,衙門發不下餉銀,大家一起過苦日子?



然後一大堆百姓上山為匪,大家每天過得提心吊膽的?



“好了,我就這麼跟你說吧!”



“葉家也太不懂事了,咱們雖然說沒給葉家幫多少忙,總算是沒刻意刁難他吧?”



“但是他們的麻衣作坊賺那麼多錢,縣令、大都督府都有分潤,唯獨沒有咱們州官的事兒!”



“你來說說,這似乎不是不把咱們放在眼裡?這還是咱們大乾的天下嗎?”



楊長史越說,表情越是憤怒。



一腳踹飛了一個挑著擔子賣柴火的樵夫,嚇得樵夫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



劉參軍趕忙從口袋裡拿出一把銅錢遞了過去,好生安撫一通,然後繼續相隨。



而且幾乎轉瞬之間,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如果說,最近整個滄州最熱鬧的事情是什麼?



幾乎所有人都能回答出來,那就是葉家的麻衣作坊。



在葉家和折衝府的雙重加持下,新鋪子就跟雨後春筍一般,一家接著一家的開。



而且不論是本地的商人,還是外地的商人,就跟拼了命一樣的想要購買。



就連最窮苦的百姓,都以擁有一件葉家的麻衣為榮。



很多人,十幾天不吃一頓飽飯,也要換一件麻衣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