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宰相子

自永嘉之亂以來,衣冠南渡,中原的百姓、士人、官吏、皇族、皇帝一股腦地跑到了長江以南,自此北方陷入長久的戰亂不說,百姓的生產生活都陷入了一種極其低迷的狀態。



雖然至如今的大乾,北方已經歷經兩朝的休養生息,民族融合,但也只是人口的逐漸恢復,但是經濟依然非常困難。



江南的豪族確實富有,但一直難以打開北方的市場,大量的生產資源被浪費。



直到葉渡的葉氏商行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葉氏商行對於原材料的渴望,要是能夠吃下以葉氏商行為代表的紡織業的訂單。



他們這些來自南方的大商人,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順帶進一步打開南方市場。



他們心裡很清楚,論生產麻絲,北方的土地是如何都趕不上江南的。



為此,這些江南的豪商,有一個算一個,對葉渡一通吹捧。



楊長史這邊兒剛說完,滄州要修繕倉庫,升級滄州的基礎設施,這邊兒還處於一個極其原始且粗糙的構想而已。



這些江南的豪商立刻就開始公開表示,修繕運河也好,修建倉庫也罷,他們願意捐資。



另外他們還要將作坊開到滄州來,在當地加工生絲、麻絲。



倘若真的能大口吃掉葉氏商行,以及葉氏商行繁衍出來作坊的訂單,這些作坊對他們來說,只會是增加交易的便利性。



當然,朝廷也能跟著收取更多的賦稅。



不過與這些江南的豪商、世家子而言,也不算是負擔,前期的投入不算多,大不了跑路便是。



不過......



這些江南豪商的話,倒是提醒了葉渡。



大批的商人,跑到滄州來,攜手推廣紡織業的發展。



對於滄州的經濟發展,本地百姓的就業,絕對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利好。



河北一帶,相比關中來說,終究是太貧窮了。



但就基本條件而言,根本就不比關中差,要知道河北道旁邊兒,還守著河南道,也就是齊魯大地呢?



雙方一旦聯動起來,還能進一步開拓遼東。



此外還有種糧的河南,挖煤的山西,山河四省幾個兄弟聯動起來,絕對十分恐怖。



而置身其中的葉氏商行,以及葉氏商行所能輻射到的百姓,也絕對可以跟著享福。



最直白的來說,大量的作坊湧入滄州之後。



自己的作坊需要什麼,就可以讓周圍的作坊跟著生產什麼,節省不少物流時間和運輸成本。



最主要的是帶動就業,讓窮苦百姓手頭有錢,可以吃到飯。



葉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覺得,災年哪怕是地裡不長糧食,但是大家可以捕捉河裡的魚,山裡的獸,天上的鳥。



但隨著旱災的逐漸嚴重,葉渡敏銳的發現一個非常恐怖的問題。



那就是,隨著河流的乾涸,魚已經沒有了,鳥而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