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龍者誰 作品

第二十四章 人們

顯而易見,章魚此前簡易的問卷調查中存在的紕漏絕非一點半點。

對於曾遭受過慘烈摧殘的社科人士來說,即使閉著眼睛,他們都能輕而易舉地挑出不止一項該調查中存在的差錯。

比如說,如果單靠呼聲高低來輕率地判定未來事態的發展方向,顯然違背最基礎的理性原則。

再比如說,並非所有人都會聲嘶力竭地將自己的全部所思所想公之於眾,這個世界上同樣也存在著一個名為“沉默的大多數”的概念。

然而,真正令人驚異的是,在章魚不曾注目的角落,這個世界的運行邏輯依舊是科學且唯物的,其上上下下都散發著奪目的理性光輝。

*

剌戎南下一事對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極大,原本每年的這個時候,支在城東的茶攤前本應過客如雲。

數以百計的外地客商會從四面八方趕至京城,以向京城之人售賣源自其他地區的種種特產。

東海的珍珠與海魚都是當地極為著名的產出,前些年一顆從東海進獻的珍珠據說竟比一顆鴿子蛋還要大,光華璀璨,瑰若海中明月。

而為了採到那個珍貴至極的明珠,在官府嚴厲的督促下,那段時間前前後後起碼有七位經驗豐富的採珠女不幸沉在了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再也難見天日。

當然,尋常人等自然無緣見到那種等級的珍寶,但即使見到了,他們哪怕傾家蕩產也買不起。故這竟也算得上一件幸事。

而海魚則是一種更加老少兼宜的親民選擇,但往年的商人們都因從東海至京城段的運輸耗時過長,而無法將新鮮海魚帶至京城,故他們只能將之醃成魚乾後再帶往各地進行售賣。

不知何故,定北侯府對這些賣海魚的商人們倒很是熱情,甚至都熱情到令那些商人開始發毛,他們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快要被殺人越貨了。

畢竟,每年見到面後,定北侯府中人不僅會將他們的商品清掃乾淨,同時還會積極地提出種種建議希望幫他們開發出一條完整的冷鏈技術,以成功鎖住海魚本身的活性與新鮮度。

這一想法雖好,只可惜受限於當前的硬件條件,該技術至今仍未成熟。

而其他地方也各有特產,如西域獨有的寶石與香料,向來是京城中極為受人歡迎的商品。故每每一到京城,這些東西便能在短短几日內銷售一空。

南方之人驅使著馬車拖來一箱又一箱精美的繡品,北方之人則帶來野獸光滑的皮毛與千年紅參。

故若是在往年的這個時候,茶攤上早已匯聚了五湖四海的人,談生意的、砍價錢的、因語言不通結果把生意談成武藝的、來看熱鬧的、趁亂偷東西的皆有之。

導致負責守備這一塊的京城衛所之人怎麼看這個茶攤都怎麼不順眼。

但今年,茶攤上空空蕩蕩,除卻已年逾五十的老闆依然和往常一樣滿臉堆笑地燒著熱水外,整個茶攤上也只有一個年輕姑娘一臉拘謹地端坐在椅子上。

此刻,她正小口小口地抿著面前的茶。只是她顯然滿腹愁緒,竟連壺中的茶已徹底涼了一事都渾然不覺。

而這一茶攤的老闆雖其貌不揚,但卻有個很是風雅的名字——王茗。

據說在他出生那年,他那總希望家裡出一個讀書種子的老爹出了好大一筆錢,才求了同鄉學富五車的舉人老爺幫忙取的。

但結果顯然未能如其父所願,王茗此人開蒙讀書了三日又半天后,便意識到自己並非一塊讀書的料。

作為一個具有很強執行力的兒童,在年僅六歲的王茗想通了的當天,他便開始撒潑打滾。他寧可鑽到灶裡搞得自己灰頭土臉,都絕不去再讀哪怕一個字的聖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