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笑笑生 作品

第九十七章:佈局

“全憑公公栽培!”劉健再次離座單膝跪倒在地道。

“皇上寵信葉公公,但是一旦立了太子,咱家猜測以皇家的脾性,無論是皇上還是太子,都不會讓葉公公再執掌大權。”

黃公公親暱的將劉健扶起來笑著說道:“太子在陪都理政,你這個最年輕最有學問的鎮守太監,可就是太子殿下第一親近之人了。有咱家在京師舉薦,你再將這南京官場理順。”

黃公公拍了拍劉健的肩膀:“今後當朝第一人,可就是劉公公你了。”

劉健的腦海中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吳極吳大司馬忽然保舉了這麼一個十四歲的白丁葉童,又將葉童放在這江南而不進京,難道也有此意?

彷彿看穿了劉健的想法,黃公公笑著說道:“咱家藉著省親之名見了葉大人,果然是有未來肱骨之相!吳大人心思縝密做事謹慎,斷不會做無的放矢之事。想來啊,也是為這太子之事暗自準備的。”

“公公請放心,在下知道該如何與葉大人相處。”

黃公公點點頭:“你辦事咱家自然是放心的,天統司與御馬監在京師相處還算融洽,吳大人的行事風格咱家還算了解。唯獨這個葉童,就連王大將軍都對他刮目相看。”

說到這,黃公公嘆了一口氣道:“吳司馬這步棋現在還看不出來厲害,待一兩年立下太子,這步明棋才讓人覺出高明。”

“公公,朝中那些大人們各個心思敏捷,難道看不出嗎?”

“葉童對出了徐大學士的那個號稱絕對的對子,若說這還堵不住那些士子文人的嘴,人家順手又出了一個。吳大人快馬運送至皇城的‘雜誌’咱家也看了,當真是引人入勝。這時候誰再出言反對,豈不是將自己置於被動了?”

“公公請放心,在下定會跟葉大人互為援應成為朋友。”

黃公公又將自己日後的思路跟劉健細細溝通之後,兩個人又聊起了金陵城城西驪山王家莊滅門慘案的事。

“在下倒是覺得這裡面另有玄機。”黃公公眉須皆白,要不是那雙單眼皮三角眼閃爍著狠辣的光芒,乍一看倒像是得道成仙的世外高人。

聽劉健這麼一說,黃公公點點頭示意他說來聽聽。

他久在皇城,思路跟眼界的高度反而限制了他對地方上一些事的看法思路。

劉健用手指蘸著茶水在黃花梨木的桌子上寫了一個沈,又寫了一個吳和葉。

“驪山王家莊三十多口一夜之間被殺,這件事雖然被沈大人暫時壓了下來,可終究是會傳遍整個金陵城的。可是這沈大人卻藉著今日酒宴將事情說了出來,還刻意強調了天統司。在下也有些眼線和關係在這金陵,這等大事按說就算沈大人怕打草驚蛇不調動兵馬指揮使,那金陵城上下的衙役健卒巡捕都尉也應該出動調查才對。”

黃公公沉吟片刻,抬頭問道:“城外有什麼動靜嗎?”

劉健搖搖頭:“回公公,城外沒什麼動靜,流民匪患時有,但基本都不成氣候。”

“這就有些怪異了,若說這滅門案牽扯到匪患或是造反之事倒還說得過去。若是沒有個正當理由,沈大人這麼壓著,可是給了御史臺參劾的機會了。”

見黃公公的眼睛望向了其它兩個字,劉健笑著朝黃公公拱拱手:“公公,在下若是說得不對,還望公公恕罪。”

黃公公擺擺手:“你放心說。”

劉健指著葉字對黃公公說道:“也是機緣巧合,在下有一些暗線在金陵,王將軍壽誕過後,金陵鎮守太監魏公公便隨葉公公回京述職。葉公公和魏公公離開的第二天,王家莊便發生了滅門慘案。”

見黃公公似乎沒得要領,劉公公只好低聲提示道:“沈知府那時便知這慘案,為何要等到吳極吳大人離開金陵之後,等到宴請公公您之時才說?”

見黃公公眯著眼睛不說話,劉健繼續說道:“公公,在下也是沒想明白這其中細節才不敢妄言,或許吳大人與葉公公之間還有什麼隱秘的交易,否則的話,吳大人斷然為葉公公查兩廣鹽司付春生出力的。”

這老太監久在京城,對皇城之內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瞭若指掌,但是卻對地方上的爭鬥有些不得要領。

若不是傳聖旨,這老太監都快有二十年沒回過老家了。

這時候老太監才漸漸理清這複雜的頭緒,他有些不可思議的看了看桌子上漸漸乾涸的幾個字道:“沈知府這是想借此機會,為太子在江南清掃一遍啊!但這是誰授意的?若是這麼看來,這件事恐怕牽扯甚廣。”

劉健點點頭道:“公公所言極是,沈大人雖然與葉公公私交甚密,卻也與天統司吳大人關係不錯。今日又藉著為公公您擺宴之際對公公和在下說出這件事,沈大人也是存了示好之心。他日若太子之事定下,這江南恐怕就要掀起一片血雨腥風。而起因,可能就是這驪山腳下王家莊慘案。”

至此,兩個公公算是將整條線上的來龍去脈理出了一個大概。

風平浪靜的江南,幾方勢力各自暗流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