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王之王 作品

第339章 馬市買鞍韉

 幾個人看了一會兒馬,在馬市邊上找了一家馬具店,講明要買一套上好的鞍韉,只要中意,價格就也不是問題。

 店主見來了好主顧,忙讓小夥計端茶倒水拿點心,殷勤伺候,又命取出幾套上等的鞍韉來請他們過目。

 所謂的鞍韉,其實是包括馬鞍、馬鐙、馬鞭、鞍韂、鐙座、肚帶、前後鞧在內的一整套馬具。

 馬鞍最早就是北疆民族發明的,但相對簡單,就跟坐墊差不多。

 而咱們現代這種帶有前後橋的凹形馬鞍,是鮮孛人發明出來的。

 這種馬鞍固定在馬背上後,可以限制騎手身體在馬上前後的滑動,保證了縱向的穩定性,所以這種馬鞍最早被稱之為‘兩橋垂直鞍’。

 後來又加以改進,將前鞍橋設計成較高而直立,後鞍橋則相對向下傾斜,這就是‘後鞍橋傾斜鞍’。

 這種樣式的馬鞍,可以方便騎手上下馬,也不影響其穩定性,是設計上的一大進步,定型後一直流傳至今。

 馬鞍的組成部分又有前鞍橋、後鞍橋、前鞍翅、後鞍翅、鞍座和鞍稜,一般來說,都是用柳木和樺木製成,因為這兩種樹木在北方比較常見,經過晾曬處理後堅固耐用。

 店裡這幾套馬鞍做工十分精美,裝飾也甚為華麗,根據用處,又分為坐鞍、馱鞍、喜鞍和車鞍。

 並且馬鞍的材質也多種多樣,有鎏金馬鞍,鑲銀馬鞍,景泰藍馬鞍,漆器馬鞍……

 馬鞍的前後鞍鞽也有各種裝飾,或是繪製圖案,或是鑲嵌貝雕、骨雕,甚至玉雕。

 還有鞍鞽、軟墊、鞍韂、鞍花等處都裝飾以邊緣紋樣或角隅紋樣。鞍花則多用銀或者銅製作,也有純金打造的,但那就也極為少見。

 而軟墊鞍韂卻是刺繡工藝,這個就是華夏人後來的改良了,最早北方部落民族可沒有這麼多窮講究。

 所以一套鞍韉的製作,包含了木工、刺繡、毛皮、編織、銀匠等多種工藝,其中講究那是很多的。

 燕雲郡有不少的鮮孛人,摩羯人,烏桓人,其中就不乏優秀的鞍韉匠人,在他們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來自華夏的工匠們又加以創新和改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就是名聞天下的燕雲鞍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