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沛人生 作品

第198章 《國運論》裡的國家 官員與百姓

“之前我也提到過,大明的基本盤是老百姓,而非那些勳貴和士大夫。”

“陛下說的這些東西,是民族認同感,來自炎黃子孫骨子裡的東西。”

“想凝聚民心很難,有時更需要幾代郡王的努力,然而想要摧毀民心卻很簡單。”

“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改朝換代江山易主,對他們來說一點不受影響,該當官的當官,該做富豪的還是做自己的富豪。

林澈微微搖頭,笑道:

“一個國家真正的崛起,離不開從上到下團結一心,只有大家心往一處使,才能為了共同的目標前進。”

“這就是《國運論》裡的國家、官員與百姓的關係。”

“皇帝缺錢急的團團轉,只能重用宦官,這些太監掌權了開始喵上了你們的財產,動輒找藉口抓你們的人入大獄,向你們敲詐勒索。”

不貪汙不受賄,卻還能享受榮華富貴,甚至連皇帝都拿他們沒有辦法。

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存亡,百姓的死活,在這些人眼裡一文不值。

“再強大的鋼鐵帝國,都會引來土崩瓦解!”

“此時,你慌了神,請教已經告老還鄉的首輔大人,天下事糜爛成這個樣,該怎麼辦?”

聽到這。

“例如巔峰的大漢,大唐時期,人人皆以漢人唐人而自居。”

“這與你講的文官沽名釣譽,結黨營私有何干系?”

“我勸你先把其他改革都停下來,全力解決官紳納糧的問題。”

“首輔大人淡定告訴你:興亡自有天意,非人力能扭轉,我們讀聖賢書,最要緊的是不能同流合汙,官做不下去了,就不要做了,先保住家業,等以後天下太平,自有明君聖主出世。”

“反之,其中任何一環出現了問題,便會帶來難以估量的連鎖反應。”

“每當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是一件特別有面子的事。”

“國家、官員和百姓的關係?”

“而被拋棄的田地一旦歸了這些官紳們,從此就無需納糧,國庫更加空虛,邊境上的官兵發不出軍餉,連吃飯都吃不飽,打仗當然沒了精神,從此打仗也是打一次,敗一次,而失去土地的流民,這時只能鋌而走險,揭竿而起,出來起義,與官府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