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馬皇后講課

卻見她側過身子望向不遠處的太子,不容置疑道。

“老大,你可不敢跟你爹學。”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既然伱做到了那個位置上,便要對天下人負起責任,而不是把大家當成小家。”

“記住了嗎?”

朱標聞言莫名有些難堪,但還是恭敬的施禮道:“是母后。”

“兒臣記住了。”

與其顧慮老爹是否生氣,還不如穩住老孃才是硬道理。

畢竟朱家誰說了算,他還是能夠分清楚的。

見狀。

朱元璋鼻子差點氣歪了,大脖子更是憋得通紅,頓感自己這張老臉掛不住了。

然而還不等他發作,馬皇后溫柔的聲音響起:

“至此,古今的人性並沒有變化,有的只是利益和制度的區別。”

“提倡遵循古法,這個天下也就不存在父子間的矛盾了。”

“更何況,君主愛民就不可能超過父母愛子女,真是再直白不過的道理。”

望向瞠目結舌的老朱,馬皇后淡淡一笑:

“我沒說錯吧?”

“…”

朱元璋被懟的背過頭去,假裝沒聽見跟自己沒關係。

馬皇后忍不住微微搖頭,卻也沒人心難為對方,無奈道:

“魯君看到臣民受刑時,曾為之留下眼淚,他管這叫做仁政,但實際上流淚只是流淚。”

“該罰還是要罰。”

“況且古往今來的百姓,本就習慣群服與權勢,很少能被仁義所感化。”

“就算是孔夫子這樣的聖人,門下也不過才七十多人。”

頓了頓,馬皇后繼續道:

“魯國的制度裡面,魯哀公是君,孔夫子是臣。”

“如果要講仁義,魯哀公必然不如孔夫子,但孔夫子卻屈服於魯哀公。”

“顯然孔夫子不是屈服於仁義,而是屈服於魯哀公的權勢。”

“而儒家的邏輯,就是要讓君主像孔夫子,百姓要想孔夫子的門徒。”

“這肯定是辦不到的。”

“這就是林先生常掛在嘴邊的底層邏輯,更是林先生如此不待見儒家的根本原因之一。”

聽聞馬皇后斬釘截鐵的分析,朱元璋眉宇間的憂鬱又重了幾分,憂鬱掙扎了少頃,還是沒有出言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