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作品

第76章 不周山道陷入危機

 賀華黎眼神陰沉:“道長,你可以自吹自擂,但道理還是要講清楚。”

 墨林:“這裡太狼狽了,我們出去說。如果你們不滿意,可以把我關起來。如果你們願意通融,就直接帶我去養心宮怎麼樣?”

 “道長,你現在疑雲密佈,還能泰然處之,真是精神可嘉!”老太監的笑容越來越深。

 墨林笑了笑,揮手示意二人往外走:“不慌是一種底氣,不亂是一種境界。”

 道士不顧傷勢,大袖飄揚,長嘯一聲衝出門外,不顧賀華黎和鄴王的反應,也不顧門外禁軍侍衛的劍光,就這樣瀟灑地離去,將皇家的權力和富貴拋諸腦後。

 鄴王生性好戰,不拘小節,但賀華黎微微皺眉,滿臉不悅。墨林走到宮道上,望著熾熱的太陽,一時有種失落的感覺:“很久沒寫詩了。”

 賀華黎:“道長如果有空,想寫多少首就寫多少首。”

 墨林大步流星地走著,回頭看著他:“公公想讓我成為階下囚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大白天的!”

 “道長,我一向公正處理,如果你無罪,自然不會為難你。”

 墨林聽了大笑,舉起手中的鎖鏈向天空搖晃,諷刺的意味不言而喻。

 鄴王從後面跟上來:“道長,你這麼年輕,你的見識和經歷是從哪裡來的呢?”

 “何處有江湖,何處有見識,我從小在北域靈山長大,初次下山便來到北戎國。如果說北戎國的經歷就算是江湖見識,那麼這個江湖未免太狹隘了些!”

 青衫道士的話語中似乎帶著些荒誕,鄴王聽後語氣變得嚴肅:“道長,既然你未曾下山,那你對北戎國的風土人情、奇聞異事以及洞察世事的本領又是從何學來的呢?難道靈山上有個大海潮生閣,或者有類似白玉樓那樣收藏天下典籍的地方?”

 “山上只有一座破敗的道觀,一條老道的生命,兩個弟子,一個童子,一隻白貓,一匹老馬,除此之外,只有三千卷道藏,其他都是空無,不值得一提。”

 墨林說完,彷彿想起了什麼,又補充道:“不對,現在應該還多了一個非佛非道的人物。”

 說完,他笑了笑,昂首挺胸。

 賀華黎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按照你的說法,你從未學習過山海的知識,也沒有在人間磨礪多年,為何能理解那些深奧難懂的道理?”

 鄴王附和道:“賀公公說得沒錯,儘管你學問通天,但如果你不是江湖中人,恐怕沒有人會真正相信。你究竟有什麼難以啟齒的秘密,還是遭遇了意外忘記了自己下過山?”

 聽到這裡,道士停下了腳步。

 他似乎想到了什麼,神色恍惚,情緒複雜,卻並未回答。

 賀華黎見質疑起了作用,便更加咄咄逼人。

 “你說你沒下過山,那你是怎麼了解北戎國的各種道理,怎麼引經據典評論宮廷之事?你的言辭舉止都不是閉門造車之人所能擁有的。你說你從未涉足江湖,實際上你比任何人都更瞭解江湖。你說世人的心思千變萬化,試問一個自視甚高的人,如果沒有見過世間種種玲瓏心,又怎能評頭論足!”

 墨林轉過身,臉色略顯蒼白,這是他罕見的表情:“在我的記憶裡,我一直生活在山上,自從師父帶我上山後就沒有下過山,我沒有欺騙你們。”

 賀華黎輕笑,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墨林流露出恐懼,以往都是他佔據上風,此刻頗有揚眉吐氣的感覺:“周道長,你的伶牙俐齒去哪兒了?”

 “我說的是實話,自然無需反駁。真理就應該像剝去衣服一樣赤裸,展現它本來的樣子。”

 青衫道士一臉困惑,他覺得自己的腦海中似乎缺失了些什麼,這種感覺讓他無助,如同被拋棄的孩子般充滿了孤獨。

 鄴王說道:“道長,本王並非落井下石,但你說井下是必死之局,那你又是如何生還的呢?雖然你身受重傷,但據你說井下已是天羅地網,連三道陣法都無法殺你,難道只是因為你的運氣好、命大嗎!”

 賀華黎在一旁煽風點火:“不管你的師父是否牽扯到北戎國的案件,你都無法擺脫嫌疑,更何況紫宸國公去世時你的貓在現場。這麼多事情發生,你覺得我們還會讓你繼續查案嗎?”

 兩人咄咄逼人,原本是鳳棲宮中失寵貴人的投井事件,如今卻演變成為針對墨林的審判。墨林看著手上的枷鎖,面對眾多禁軍和朝廷官員,心中罕見地感到一絲慌亂。

 自下山以來,這位道士失去了所有的依靠,竹匣不知所蹤,白貓被捕,老馬留在山下的城市,就連那位繡花將軍也杳無音訊。

 他抖了抖身上破舊的青色道袍,準備以更正式的態度面對這個困境。生活已經如此艱難,他不願再讓它變得更糟。他在山上時就喜歡誦經,對道經中的儀式也瞭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