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作品

第79章 三千寵愛在一身

 鄴王:“貴人?”

 墨林:“沒錯,就是貴人。史書記載,凰棠氏在宮中被冊封為貴人。我已經分析過,根據鳳棲宮的風水位置,她的地位絕不會超過昭儀,也就是從二品。一個從二品的貴人,卻住在貴妃級別的宮殿裡,可見紫宸國公對她的寵愛之深。”

 “這只是偏愛而已。帝王通常不寵愛皇后,而偏愛某位妃子,自古以來都是常有的事。”

 鄴王對此並不覺得奇怪。

 墨林:“紫宸國公確實深愛凰棠氏,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他對她的愛,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開創了古代帝王的先例!”

 “此話怎講?”鄴王還沒有完全理解。

 “怎麼講?你見過哪個皇帝愛上一個貴人,為她生,為她死,為她在全城種滿寒杏花,甚至為了她放棄三千佳麗,甘願與一個女子相伴多年,為了她改變武舉治國,大力推行科舉?”

 這推理邏輯清晰,鄴王聽後也陷入沉思:“如果這些都是真實的,當然未曾見過,但你憑什麼斷定這一切都與凰棠氏有關呢?”

 墨林目光堅決,但仍半閉著眼睛看著他。

 “我問你,凰棠氏被冊封為貴人,是在哪個季節?”

 “寒冬之時。”鄴王查閱史料,片刻後回答。

 “那麼,寒冬杏樹何時綻放?”道士又問。

 “寒冬!”鄴王雙目圓瞪。

 “敢問殿下,我大膽猜測,這陵陽城中只種植了寒冬杏這一種花卉,是這樣嗎?”

 “確實如此!寒冬杏花是國花,歷來如此,只是規定是誰定的,何時定下的,就無從得知了!”

 推理至此,鄴王已無法不信服,每個細節都嚴謹恰當,他一時語塞。

 墨林接著說:“查閱史料就能知道,在永安王時期,正室楊氏喜愛梅花,皇后簡氏喜歡月桂,每位皇后的備註中都會寫明她們的喜好,但唯獨凰棠氏的備註中沒有提及一字。”

 青衫道士接過鄴王手中的史料翻閱:“我看過其他貴人的備註,都有記錄,唯獨缺少她的,和她之後的史料一樣,都是空白。雖然這些推測還不足以作為證據,史書中也沒有明確記載,但有三件事,綜合來看,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哪三件事?”鄴王面色凝重,呼吸也變得沉重。

 “第一件事,武舉興國和科舉治國,殿下是否看清了兩者間的差異?”

 鄴王回應:“這有何難,武舉選拔人才,分批錄取,封將封侯,開拓疆土,每三年選拔三百名武士,均封為百夫長,分配到全國各地,聽命於高級武侯。文舉則是全國統一考試,按科目錄取,金榜題名,鄉試選鄉元,會試選解元,殿試點狀元,狀元加官進爵,告示天下!”

 “很好,你發現了什麼線索?”

 “線索?”

 墨林解釋:“在北戎國,武舉最終選出三百人,無人獨佔鰲頭,但文試卻選狀元,受全國敬仰!”

 鄴王對這種觀點並不認同:“戰場上當然需要士兵,數量優先是常理,況且較量高低不在比武場上,而應在前線戰場上,所以這種選拔方式,自然不能與科舉相提並論!”

 這個理由並未讓鄴王信服,道士也不慌不忙,繼續闡述:“好吧,暫且不論這一點,我們再來說第二件事,剛才我們探討的那三十年間,往前有楊氏和簡皇后,往後有百里太后和三千佳麗,偏偏在這三十年裡,史書中只提到寥寥無幾的凰棠氏,殿下對此有何感想?”

 鄴王聞言微微猶豫:“感覺有些奇怪,但還未完全明白其中深意!”

 既然如此,那就繼續講第三點,這陵陽皇城中本應百花爭豔,每位妃子都有她們鍾愛的花朵。如果帝王寵愛某位妃子,往往會博取她傾城一笑,若要評定國花,通常也會與某位佳人有所牽連。然而,歷史記載中沒有一位妃子偏愛寒杏,偏偏在寒冬時節入宮的凰棠氏對此隻字未提,所以綜合來看,不難得出結論!

 鄴王聽完,舉杯一飲而盡,額頭上滲出了細汗,似乎內心正做著掙扎。

 墨林不再詢問,直接大聲說道:“這三件事看似毫無聯繫,但放在一起就能看出端倪:凰棠氏應該是喜歡紫宸國公獨寵的人,她不喜歡別人分享君王的寵愛,因此她的一切行動都在追求獨一無二!”

 他舉起手指,在空中比劃出孔雀開屏的形狀:“她廢除武舉,推行科舉,是因為她不喜歡群英薈萃,而更喜歡狀元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