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辰 作品

第1189章 意見不一,頭鐵大臣


                 宋仁聞言,低垂的眼簾下,眸光微動。

  楊辰這看似在問他的意見,說白了是要借他之口,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至於楊辰想說什麼。

  他這個楊辰一手提拔的丞相,若是不知道,那他就不用幹了。

  沉吟片刻。

  宋仁站了出來,擲地有聲的回道。

  “回陛下,臣以為,除惡務盡!”

  他話音剛落,立即有人站了出來。

  是一個面容清瘦的中年人。

  “宋相,卑職以為不妥。”

  “有何不妥?”宋仁看向那中年人。

  這人名叫徐廉,出身寒門,本是京都衙門中一個七品官。

  因為楊辰平定內亂,對朝堂上逆臣的大清洗,才被破格提拔上來。

  一看是他站出來反對,宋仁微微有些頭疼。

  這個人是典型的儒生,認死理,脾氣又臭又硬。

  徐廉朗聲道。

  “卑職認為,現在不應與大燕、西涼頑鬥。”

  “其因有四。”

  “其一,我朝剛經歷國戰、內亂,國家正是動盪未安之時,正應該與民休息,朝廷之上而下的精力,都放在對陛下新政的貫徹實施上,此時陷入焦灼戰事,勞民傷財不說,更容易讓剛被剿滅的豪族亂黨,死灰復燃,趁亂攪動風雲。”

  “其二,大燕並非弱國,而是曾與梁、魏,以及王朝並立的強國,過往幾年,東大陸東北方,諸國混戰,而大燕置身事外,實力完好無缺,即使我軍勇猛,暫時取勝,可一旦陷入持久戰,必定陷入頹勢。”

  “其三,大燕地理位置特殊,有天門關天險可守,天門山脈綿延千里,大燕入關處,山高萬仞,環抱山城,除非天降神兵,不然就是再勇猛的軍隊,只要對方堅守不出,也攻破不了。”

  “其四,大唐西南,吐蕃得我朝資助,發展迅猛,現如今他們與我朝結盟,牽制大燕,但若是久戰,難保吐蕃不會起別的心思。”

  “所以,卑職認為,此時應該趁著我軍大勝之際,我朝派出使者,前往天門關議和,換取我朝休養生息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