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遠 作品

第172章 你在提醒我嗎?

 郭攸之卻是一愣,趕緊說道:“丞相,那黃皓就是陛下身邊的那個內侍啊,是陛下讓他與我同去隴右的。” 

 諸葛亮彷彿這才想起來黃皓是誰,微微一笑:“我聽說這個黃皓在宮中常有鼓動陛下之事,多虧了董允看顧,這才沒讓他在宮中犯出什麼事來,想來此人稟性難移,此去隴右,想必是鬧出了什麼事來,不然以幼常的秉性,卻也不會不顧朝廷法度,將他殺了!” 

 郭攸之心中一凜,卻說道:“丞相,你也說了朝廷只有法度,馬幼常不顧朝廷法度,直接將陛下身邊的人給斬殺,這恐怕違了丞相治蜀之意啊!” 

 諸葛亮卻是笑著說道:“演長還真是謙謙君子,那隴右是何地?乃是應對曹魏的前線,前線之策與益州不同,自有其斟酌之處,幼常乃是隴右都督,在隴右行軍法又有何不可?我料幼常必然已經將黃皓的罪證全都收集起了吧?演長就安心的將這些罪證交給廷尉府便是了!” 

 郭攸之點了點頭,他來見諸葛亮卻也不是因為黃皓之事,這件事如今在他這裡已經排不上號了。 

 “丞相,我這一趟去隴右,查看了隴右攤丁入畝和青苗法的情況,卻發現此法雖妙,可馬幼常卻另有 一科舉之法,更為精妙,可收世家之力為我大漢效力……” 

 郭攸之正說著,卻見諸葛亮微笑著向他擺了擺手:“演長不用再說了,這科舉之法,我也知道,我更知道此法可以給大漢如今的小世家提供機會,只是恩從上出,我主政以來,一直壓制益州世家,益州世家對我雖談不上恨之入骨,卻也難收其心,我請演長去隴右,就是想借演長之口,請陛下下旨在益州漢中推行科舉之法!” 

 說到這裡,諸葛亮卻是微微一笑:“陛下已經成年多年了,按理說,我也應該還政於陛下了,這也是李嚴他們一直在要求的事,只是如今北伐未盡全功,歸政是短時間內無法歸政的,卻不妨礙讓陛下多得及一些善名!” 

 “世家要怨恨,那就怨恨我諸葛孔明好了,這科舉的好名聲,就請陛下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