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筆談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六章 芒古斯玉嶸鬼璽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觀山秘聞錄 九桃小說(9txs.com)”查找最新章節!

    臺上的女拍賣員十分自信的在臺上講著:“嘉義拍賣行拍賣會即將開始,等下會給大家分發今日拍賣物品的單子,感興趣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呦。”

    女拍賣員露出一個魅人的微笑來,前邊坐著的人傳出了一陣掌聲,似乎非常欣賞女拍賣員說話氣場。

    臺上很快搭起了一個拍賣臺和展示底座,工作人員穿著的都是制服,看樣子一點不像是拍賣公司,這地方就是個私人內部的場子,還是京城裡名流們和行內大家的場子。

    張秀賢在進來前跟封羽說過,這兒的拍賣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不認專家學者,論的是眼裡和人脈,因為這地方拍賣出來的東西,價值基本都是無價之寶,甚至沒什麼人能見得著。價錢在這裡等同於流水,你感覺這東西它值個幾百來萬,但對方說不準還能找著願意花幾千萬來買的主兒,你說拿什麼講道理?

    簡單來講,在這兒玩,你得知道拍的是什麼東西,還得知道這東西能值多少,你才有機會開口,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所以說,在這兒是古玩界最心跳的地兒。

    而且,可怕的是,贗品在這種地方同樣存在,你必須得有自己兩下子,因為凡是贗品能混到這裡的,基本都不大屬於“假”這個範疇了。

    這裡就很有必要提到一點,叫做“源貨”,這東西與正兒八經的真品無異,就是一個窯裡燒製出來的瓷瓶,有的被打上了官窯的名稱,還有那麼幾個沒有出貨,由燒製人自己私底下賣了。這種東西與真的完全一模一樣,連鑑寶師傅都難分真假,你說他不是真的,確實不屬於真品,可說是假的,如假包換,有的甚至比真的還能展現時代細節。

    當然,在古玩界和收藏界裡,這種“源貨”的真假性是一直被拍死的,它就是贗品,哪怕就是同一個窯出來的同一批燒製品,沒有出貨,沒有打上官窯名的,就是贗品。

    從明清時期起,有大量的“源貨”出現,一來是官窯的監管力度不夠,二來是技術的成熟,能夠產出的成品數量大大上升,原先一窯燒製大概能得六件成品,隨著技術提升後,能得八件甚至十件時,就出現了這樣的“源貨”。

    要想分辨這樣的源貨基本上不大可能的,唯一辦法就是靠直覺,對賣家的直覺,從神態和心理判斷,這些人賣的東西是否有鬼,再一個就是對文玩的特殊感覺,接觸古玩時間長的人,看東西的感覺與外人不一樣。

    比如青花瓷的整個瓷器完整,但如果是“源貨”,一些厲害的藝術家就能從青花的筆法上,還有整體的流線上判斷出問題,真正出貨的官窯是容不得有一點瑕疵的,但是,你也不能說這東西有瑕疵就不好,畢竟古代瓷器上畫青花釉的工筆師傅不是一般人,那種神韻不是隨意能模仿的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