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只能說,大賢良師在黃巾軍的威望,已經無人能及!

 當然,這也是好事,能讓張角很好的掌控軍隊。

 只要將軍隊和經濟握在手中,就不用擔心被人架空。

 “諸位,隨我一同巡城。”

 張角望著諸將沉聲道。

 要想了解城內的情況,後勤是一方面,部隊又是一方面。

 黃巾將領不疑有他,跟在張角後面,一起查看廣宗城內的軍隊部署。

 張角看著眼前面黃肌瘦,營養不良,頭戴黃巾的士兵,他覺得非常糟糕。

 而且士兵拿的都是扁擔、鋤頭之類的,沒有像樣的武器。

 像這種士兵上戰場,面對朝廷的兵馬,戰損比能達到3:1,張角就能在夢中笑醒。

 當然,決定戰場的走勢不止士兵,還有將領的素質以及種種因素。

 但士兵身體夠不夠強健,武器夠不夠精良,甲冑夠不夠好,都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在於,在廣宗城內,像這種面黃肌瘦,連武器都差勁的黃巾兵,才是常態。

 根據張角的走訪,以及張梁的彙報,城內大概有十五萬黃巾大軍。

 而十四萬黃巾軍看起來都沒什麼戰鬥力,打打順風仗還行,要是一但逆風,兵敗如山倒!

 還剩下一萬黃巾軍,則是廣宗城的核心力量,擁有武器以及甲冑,再加上餐餐能吃飽,上陣殺敵還是沒問題。

 至於八百黃巾力士,則是廣宗城內的精銳當中的精銳,各個都是從軍隊精挑細選出來的,力大無窮!

 在黃巾軍內,只有三位將軍身旁才會有,相當於禁衛的存在。

 張角身邊大概有五百黃巾力士,其餘三百黃巾力士,則由張梁支配。

 搞清楚狀況之後,張角也算明白,為何被董卓帶著五萬兵馬,堵在廣宗城內。

 就這黃巾軍的質量,拉出去野戰,豈不是給董卓送菜。

 也就只能守守城。

 按照以前的力量,就算明知朝廷換帥,主動出擊的話,勝算也不大。

 可今時不同往日,玩法術的張角,應該會讓董卓軍大吃一驚。

 之後,張角也陸續得知來自各地黃巾軍起義情況,只能說非常不樂觀。

 各地的黃巾軍被剿滅乾淨,只剩下宛城的黃巾軍還在頑固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