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逆子 作品

第104章 世族的權利被剝奪了嗎?

 而鐵座銳士的調動,似乎自嬴耀歸來後並未交付予嬴政權力。

 父子倆的默契表演背後,早已策劃妥當。

 李斯明白,王綰洞悉,王翦、尉繚和蒙恬這三位軍事巨頭同樣心知肚明。

 他們返回朝廷,並非為了壓制世族和百家,而是另有目的。

 所謂的支持,不過是嬴政早就確定了嬴耀儲君身份的託詞。

 作為秦朝的核心,一切立場已明確,陣營劃分清晰。

 嬴政已經開始放手,連帝國至高令牌也交給了嬴耀。

 可以說,此刻的嬴耀已是軍方最高統帥。

 他推動的廉潔風暴,或許是嬴政期盼已久的改革舉措。

 只需向嬴政報告結果,那些看似審議的決策,實則是李斯等人暗中操作,將嬴耀的革新合法化。

 以往秦朝的重大決定,需經文武百官討論後方能定奪。

 如今,他們只是執行者的角色,不再是決策者。

 李斯和王綰已著手建設學府,所需物資皆來自嬴耀的封地供給。

 糧食源源不斷地自封地輸送,嬴政甚至繞過御史臺,直接設立新的監督機構。

 顯然,他對御史臺的信任已蕩然無存,廷尉內部人員在蒙毅調動後,核心力量已被帶走。

 他們曾為此欣喜,以為蒙毅對嬴耀有所不滿。

 原來,蒙毅此舉是為了為嬴耀清除世家弟子和世族的障礙。

 任何世家子弟投身軍伍,除非軍令,否則不得擅自調動兵力,違者立斬。

 荀子退朝後,回到府邸,默默不語,甚至命令儒家弟子齊聚府中,不得外出干預任何事。

 若有人違令,將被逐出師門,扶蘇緊張地站在荀子身旁,小心翼翼地詢問:“先生,這……”

 秦子微笑道:“公子,放手吧,讓我們專注於職責的履行。”

 他對贏耀父子的策略感到驚訝,墨家如今確實掌控了新設立的監察署,其權力不容小覷,與御史並肩且有所超越。

 隨後,他們迎接了使者李斯的到來。

 李斯望著荀子和嬴政,苦笑地說:“長公子,陛下有旨意。”

 “父皇是要處置我嗎。”

 “非也。”

 “聽完旨意,公子自會明白。”